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7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4月29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医保局、总工会、南宁市政府联合举行主题为“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的宣传周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通过展板等形式宣传职业病的相关防护知识。
在活动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见到了来自南丹一个矿场的李先生,他今年52岁,在矿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年,他开始觉得身体不舒服,胸口闷,无力,尤其是上楼梯,明显觉得气不足。年,他在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被确诊为尘肺病,属于职业病。
李先生告诉记者,早年的职业病防护不够到位,比如工作时配发的口罩,都是很薄的那种,近些年好多了。据他了解,目前还有十多名工友跟他一样,在接受尘肺病的治疗。所幸他们跟矿场签订了正规的劳动合同,并购买了工伤保险。这几年治病,一年光是洗肺治疗就要五六次,花费数万元,费用一直由保险支付,不需要自己掏腰包。
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基层指导科科长邱毅介绍,年,该院确诊职业病60多例,其中有50多例是尘肺病。邱毅提醒,职工入职时一定要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购买工伤保险。受理职业病诊断的一个要求是确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重要依据。一部分患者无法确诊为职业病,就是因为没有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面临鉴定难、赔付难的困境。此外,职工一定要了解所在岗位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自觉使用防护用品保护自己,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到职业病防治机构去咨询、就诊。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广西累计申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总数达到1.6万家,申报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为41万人。年,全区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人数25万人次,同比增加12%;报告职业病65例,同比下降37.5%。
广西十大类职业病均有发生,累计报告职业病近1万例,每年新增余例,尘肺病占90%,发病行业前三位依次为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张若凡文/图
编辑丨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