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总论
概念:由病原微生物在尿路粘膜生长繁殖引起的尿路粘膜损伤的感染性疾病。
流行概况:育龄妇女为主>老年人,免疫低下,尿路畸形(男性大于50岁7%)女/男==8/1;女性未婚=1—3%,已婚5%;
分型:下尿路感染----膀胱(尿道)炎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革兰氏阴性菌:占80—90%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氏阳性菌:占5—10%葡萄球菌,粪链球菌
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
全身疾病性别尿路梗阻反流夫妻生活妊娠
医源性因素侵入操所导尿
细菌毒力大肠埃希氏菌
易感因素多,存在解剖异常/全身因素的尿路感染成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一、膀胱炎:占60%、尿急、尿频、尿痛、血尿、下腹痛、腰酸、发热七主症
二、肾盂肾炎:
1、急性肾盂肾炎:
全身症状发热(38度),寒颤,头痛,恶心,呕吐
泌尿系症状:七主症
查体:病侧肋脊点,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炎:
平时不明显,肾功衰竭/减退时有夜尿增多,急性发作期同急性肾盂炎
三、无症状细菌尿:主要是大肠埃希氏菌!临床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但是细菌学检查阳性!在患者抵抗力减低时就会发病发病!
慢性尿路感染的并发症
肾乳头坏死: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肾盂结石,治疗不及时,用药不当。可导致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急性肾衰竭
肾周围脓肿:多有糖尿病与尿路梗阻,结石,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氏菌,中毒症状加,尿路刺激症,出现单侧腰痛,向健侧弯腰加剧;一旦确诊,应该及时切开引流
尿路感染的检查
尿液检查:
1、常规检查
2、细菌学检查
沉渣涂片/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尿路感染尿液细菌检查失败的原因
假阳性:标本污染/存放超时
假阴性:使用了抗生素/不足6小时/混入消毒
剂/饮水过多间歇排菌
血常规:血沉加快,
白细胞总数升高,
中性白细胞分类比例升高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等,判断肾功情况
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沉加快,
白细胞总数升高,
中性白细胞分类比例升高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等,判断肾功情况
影像学检查:
型超声检查:急性期首选
X线腹部平片,排尿期尿道输尿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有助于结石,梗阻,畸形的发现
尿路感染的诊断
诊断公式:
病史(尿路刺激七症状)+体征+尿液化验检查(脓尿,白细胞增加,红细胞)+真性细菌尿==诊断成立
定位诊断:
临床表现定位上下尿路感染有区别!
物理查体可定位!
下尿路感染——耻骨上压痛+++
上尿路感染——肋脊点肋腰点→压痛++
肾区叩击痛++
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
尿道综合征:见于女性,有尿路刺激征,无真性细菌尿
肾结核:分枝杆菌检查阳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双侧对称受累,尿路刺激症不显著,主要见红细胞管型与透明管型
尿路感染的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
营养
碱化尿液缓解症状
抗感染治疗:用敏感药,尿浓度高药,
肾毒性小,联合用药
急性膀胱炎的治疗
1、单剂量治疗:初发、首治者
单次用左氧氟沙星0.4克/阿莫西林0.3克
2、短程疗法:连用三天细菌阴转率90%
要求停药7日后,细菌培养,尿细菌定量
若菌阳,且为真性细菌尿则连续治疗14天!
注意:妊娠,老年,糖尿病者,抵抗力低者不用!
肾盂肾炎的治疗
1、首次用抗大肠埃希氏菌抗生素,三日无效,换药!
2、轻症:口服门诊治疗14天,90%治愈
细菌培养若阳性再用敏感抗生素28---42天
3、严重者:住院治疗静脉输注(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联合用药慎用氨基糖甙类72小时无效换药疗程14天继续发热,考虑合并症(肾周脓肿/肾盂积脓)
再发性尿路感染
1、重新感染:经治疗细菌转阴后,6周内再发病,菌株与前次不同谓之重新感染
半年内再发两次者以上,则用长程低剂量治疗(每晚睡前排尿后服药一次,左氧0.2/呋喃西林50—毫克/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1—2片)
2、复发:经治疗细菌阴转,6周,病再发,细菌珠与前次一致!且同一血清型谓之复发。
肾盂肾炎复发者,应排除复杂性因素(梗阻,畸形,结石等)用强力杀菌抗生素,疗程≤42天
无效→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疗程6月)!
无症状性菌尿
需要治疗的条件
1、妊娠期
2、学龄儿
3、曾有感染症状者
4、肾移植,梗阻,结石,畸形等复杂情况
尿路感染的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细菌阴转,疗程结束后2周、6周复查尿菌持续阴性
治疗失败:治疗后菌持续阳性/阴转后2周、6周,复检出同一菌株!
尿路感染的选药公式
急性尿路感染:
抗生素一种/两种(抗大肠埃希氏菌)+一种对症中成药+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一/二种;
尿路感染的预防
多饮水勤排尿最有效
注意会阴部清洁
尽量避免尿路的侵入性操作!严格无菌!
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前三天给以抗生素!
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并可口服一次单剂量抗菌素预防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者掌握二次排尿技术——首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次排尿一次!
总结
尿路感染的概念是由病原微生物在尿路繁殖造成尿路粘膜损害的感染性疾病
主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占主要地位
易感因素众多,已婚女性,老年人发病增高;
临床分为上尿路与下尿路感染,各有典型的体征以资鉴别
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在诊断治疗中意义重大,务必给予高度重视!
中西药治疗的关键是抗生素的合理运用!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要放在第一位!
微博:
医药科普动态
医药
科普
药店
敢不敢点开阅读原文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