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城里的煤矿为何称兴隆矿务局援铜矿苏联专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家“一五”计划中确定的项重点工程中,其中有两家落户于承德鹰城,这就是兴隆矿务局和寿王坟铜矿。

落户于鹰城的国字号企业,为何叫兴隆矿务局?这是因为在“一五”时期,兴隆煤田在大规模开发之时,鹰手营子只是兴隆县的一个区。兴隆矿务局和寿王坟铜矿建立之后,鹰手营子因矿而建区,被划归承德市管辖,成为一块飞地。

那么,“兴隆”二字从何而来?相传清高宗乾隆皇帝曾经来到“后龙风水”禁地视察,走到今天的兴隆地域,题写“兴龙”二字以铭志。

辛亥革命后,大清朝被推翻,禁地逐步解禁开发,大批农民、商人、手工业者涌入这里,居民区和市场商业等逐步繁荣起来,时人遂将“兴龙”改成兴隆。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这个县域建立起来的煤矿,因之被命名为兴隆矿务局,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建成的中型煤炭企业,也是当时冀北最大的煤炭产地。

隶属于兴隆矿务局的汪家庄煤矿,在年之前叫火神庙煤矿,因为在矿井附近有一座火神庙(现已无存)而得名,后来又因当地居民中以汪姓居多而改名汪家庄,一直沿用至今。

这两家国家计划企业中的寿王坟铜矿,在建设之初,先后有两位苏联专家来支援、指导过。年5月,铜矿专门设立了苏联专家办公室和卧室,里面安了两套沙发。苏联专家考洛克巴克夫、斯米尔洛娃先后来到铜矿帮助进行探测、开采技术等方面的指导。

网搜图。文图无关。

据石敬全的日记所载,曾经一次,考洛巴克夫在安全、保卫、地质人员的陪同下到老窟现场观察后,非常感慨地谈到两个问题。他认为窟洞四个完整的古采空区,采矿是由上而下、由中外扩的采法,符合现代采矿规程。他特别赞赏中国古代采矿业的发展程度与发达的技术。他认为原来钻探发现的是高品位富矿的大矿体,现在所剩的是只是外衣,古人已经将富矿采挖一空,剩下了矿体周边部分。

后来的几年实践证实,这位苏联专家的话说得很对,寿王坟铜矿在年投产后一直是捡富矿吃,就是在采古人已经采了的矿体周边部分,就是古人剩下的“外衣”,这件外衣的价值实在是惊人。

另一位苏联女专家斯米尔洛娃在采矿时指导的“深孔大爆破“技术”,对铜矿的帮助很大。

文图无关。网搜图

那是在年,斯米尔洛娃在矿里住了3个月,在老窟组织了一次深孔大爆破,药量40吨,崩下矿石大约13万吨。在指挥过程中,指导大家学会了一整套爆破规程和安全制度。例如,装炮人员都是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装药雷管开始是秒差,后来是微差,就连导爆线如何导通,她都亲自到现场指导。

在现场一切完毕后,这位专家到井上指挥,首先问:“进坑多少人?退出多少人?在井下还有什么问题?”在听到回答后,继续问:“变压器的电容量是多少?电流是否稳定?”不符合要求就等待,直到完全符合要求时才下令起爆。

寿王坟铜矿职工在听苏联专家的指导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的技术人员还根据专家的话整理写出《寿王坟铜矿大爆破规程》,这规程直到年都一直在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xmlxgryy/9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