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专业入选一流建设,坐拥两个地铁

四川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03785.html

古都脚下,石榴花开。经过六十余载沧桑砥砺,一代代西科人以史明志,励志图存,自强不息。他们坚守梦想,砥砺前行。用热血谱华章,用激情燃岁月,用初心逐未来。丹桂飘香的西安科技大学,凝结了一代又一代西科人的智慧与心血,承载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青春与热血,西科有你,一切都刚刚好。

西科校门+你=?

校门是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志,它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岁月的洗礼,也见证了文化的兴盛,是一所学校品牌形象和人文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代代校友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地标。六十年余载风雨岁月,西安科技大学砥砺前行。

学校办学源起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多年前的斑驳岁月,鸦片战争硝烟弥漫、甲午海战烈火喷张,洋务派人发出了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带着北洋印记的新式大学由此诞生。

年7月,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西迁、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在国破校散、颠沛流离的艰难时期,汇聚四校精英,从年建立到年合并了19年时间,除北京的四所高校有西北工学院分出的专业外,西安有六所高校都与西北工学院专业密切相关。可以说,西北工学院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奠定了高起点的基础,起到了播撒种子的作用其矿冶工程学系----采矿系就是今天的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

走过剑与霜的阵地,越过血与火的战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三年后的年开始了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工作,掀起并校、迁校的高潮。于是,上海的交通大学于年开始迁到西安,年西北工学院部分系迁出,而采矿系迁并为交通大学(西安)采矿系。再以采矿系的地质教研室为基础,与西安动力学院、西北农学院的地质老师一起,共同组建了交大的地质系。交大的西迁,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蓬勃发展。西北工学院采矿系并入交大的一年中也取得新的发展,由采矿系发展为采矿系、地质系,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矿山机电专业。

煤炭是工业的食粮,我国的主要能源,但在当时,作为我国的主要煤炭基地之一,整个西北地区煤炭战线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程技术干部奇缺,煤炭教育事业也十分落后。年9月15日,西安矿业学院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开始有了第一所煤炭高等学府,有了第一个培养煤炭工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新生的西安矿业学院,擎起祖国西部矿业的旌旗,以舍我其谁的胆识和气魄,昂首阔步,扬帆远航。

年,学校在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后,根据专业及服务面向的调整,正式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随后在学校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到大学层面的基础上,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栉风沐雨却步步生根,西科大的校门就像屹立在西部的英雄树,无畏风沙、盐碱、干旱,向天而生、斗志昂扬。虽几度更名、迁并但它依然陪伴着每个初来乍到的西科人踏入校园生活的第一步,陪伴着每个逐梦的西科人,不忘能源报国的初心。

西科矿井+你=?

如果说工业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支柱,那么能源与矿业则为工业之母,是民族独立之所依、国家振兴之所靠。作为西部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西安科技大学始终传承兴学强国、能源报国的初心梦想,现已发展成为西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以及地矿、安全领域科技与教育高地。

年,学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成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的A类工程学科;年是西安科技大学办学60周年,更是学校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之年。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节点,学校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年7月,西安科技大学工程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科发展水平,是体现一个大学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格局的重要标志。西安科技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6个二级学科。拥有6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本硕博层次培养体系完整的办学格局,在西安科技大学,同学们进校后,不用出校门,就可以本硕博连读。

作为别人家的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悄悄地修建了一座和真正的矿井环境一模一样的模拟矿井。在这里你会感受到西科扎根西部、能源报国的情怀,西科人赓续能源报国使命的担当。感受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中,西安科技大学始终以守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西部煤炭工业振兴,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初心和使命。

西科图书馆+你=?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静心读书才能厚积薄发,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以煤炭矿业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为特色,以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机械、材料、地质、环境、建筑等学科为重点,文、管、理、工、法、艺兼收的多学科藏书体系。截至年12月,累计馆藏文献资料万册,其中纸质文献资料.8万册,电子图书.27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种,电子版全文期刊5.48万种,中外文数据库60个。图书馆设有31个宽敞的图书、报刊、电子、多媒体阅览室及智慧学习空间等,阅览座位个,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1万人次,年图书流通量43万册,电子资源总访问量.73万次,全文下载.32万篇,这里是对西科大博学笃实最好的诠释。

文理二艺,工化双精,在西安科技大学想学什么,就有什么。专业建设水平,体现学校本科教育的水平,学校现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51个,文史类专业5个,艺术类专业4个,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而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代表着这几个专业的培养质量进入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的第一方阵。

巍巍学府擎起西部矿业,60年来,西科大秉承百年矿业之传统,博采名校办学之灵气,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矿业高等教育基地,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半山脚下,月光如水,西安科技大学的图书馆灯亮如昼。学院之风,一如清凉山风拂来,自然清新。无数优秀的西科学子曾在这里为了梦想奋力拼搏,这些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个行业,有许多人已成为煤炭行业的领军人物,学校本科阶段培养院士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84位,创造了一年三院士,两人是一班的西科育人传奇,当然也有着更多的西科人,他们正在奋力向自己的诗和远方奔跑。在西安科技大学9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9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17.05%,其中升学比例较高的学院是地质与环境学院(33.43%)、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32.14%)。在这之中,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读研的比例分别为13%、30%。

西科人始终胸怀兴学强国的理想,扎根西部、服务地矿,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西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以及地矿、安全领域科技与教育高地,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科胡杨+你=?

在六十余年的独立办学实践中,西安科技大学砥砺出了以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它积淀着一代又一代西科人的精神追求,象征着西科人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意志品质,也承载了西科人励精图治、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基因。西科大人齐心协力、世代相传、共同合作,为国家为母校的科研事业付出了青春,做出巨大贡献。

从主持完成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项目荣获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王双明院士到主持完成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项目荣获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伍永平教授。

王双明院士

伍永平教授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从完成高瓦斯大倾角煤层开采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项目荣获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文虎、邓军等教授到主持完成基于柔模支护的煤矿安全高回收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年国家进步二等奖的王晓利教授

文虎教授

邓军教授

王晓利教授

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7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14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余项,授权专利4余项。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西部煤炭工业的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作为西部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西安科技大学始终坚持扎根陕西、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地矿相关行业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

西科地铁+你=?

毗邻举世闻名的大雁塔的雁塔校区,与陕西历史博物馆东西相接;坐落在骊山脚下,与华清池为伴的临潼校区,距离兵马俑不到十分钟车程。依山傍水园林化的西安科技大学,设施完善,让每个西科人都畅享着精致的校园生活。著名关中八景中三个与学校有关,雁塔晨钟、灞柳飘雪、骊山晚照就在你身边。

学生公寓冬有暖气,夏配空调,游泳馆、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内电影院可与院线同步观影。此外,地铁4号线西安科技大学站,英文站名为XIANKEJIDAXUE,是西安首个以大学全名命名的地铁站,可直达高铁站、火车站和机场。作为学校陕西高校唯一一个全部校区通地铁和规划有地铁的高校,今年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xmlxgryy/9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