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招,轻松打败产后康复路上的ld

大家都知道产后要通过坐月子来恢复身体,坐月子这段时间也被称为产褥期,但是实际上产褥期比大家传统认识里的“坐月子”时间还要长,一般需要6~8周。

但是你知道产后恢复道路的拦路虎吗?

分娩后,产妇的抵抗力降低,再加上外界潜在的感染刺激,产后两个月,妈妈有可能面临产后康复的棘手“拦路虎”——产褥感染。

什么是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产褥期生殖道及分娩过程发生的感染,是产妇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根据研究,约6%的产妇可能发生产褥感染,这其中,初产妇相比经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更高。

因此,产后两个月,妈妈们得提高警惕,避免感染,对于产褥感染,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认知,并做好应对。

01

产褥感染部位

01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包含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产后妈妈的尿路感染,不可大意忽视。

02会阴及阴道(切口)感染

顺产妈妈的阴道口,在分娩时都会出现扩大甚至撕裂的情况,而部分在生产中不顺利的产妇,则需要通过会阴侧切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这些产程中的操作,会增大产褥期感染的风险。

除了妊娠与分娩之外,产后阴道的卫生状况,也会对感染风险有着显著影响。

03局部感染身上的伤口,比如剖宫产的腹部切口,或是在产程中出现的切口,都有可能引发局部感染。

04盆腔感染及炎症

产妇因为手术操作或是术后卫生环境不良,导致细菌滋生产生感染,有可能会出现盆腔感染的情况;

不仅如此,产后瘦身的诉求过于迫切,使用了危害健康的束腰带减肥法,压迫腹部,也可能引发盆腔炎症,给产后妈妈带来不少困扰。

同时也可能出现妇科炎症,常见的包括盆腔结膜炎、盆腔腹膜炎等病症。

02

感染因素

产褥感染的因素贯彻妈妈们妊娠、分娩和产后的过程,生产方式、妊娠期并发症、胎膜早破、产前贫血、产后出血、孕期阴道炎均是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感染,妈妈们不仅要在发生时及时反应,平时的预防措施,也非常有必要,应保持良好健康的习惯。

03

预防措施

一、注意卫生

在产后,需要特别注意阴道与泌尿系统的卫生,使用温水清洗,若使用产后卫生巾,则需要及时更换,以免细菌在下体滋生。

注意周边日常用品的清洁,床单、被褥以及经常要使用接触的产品,务必定期更换,要保证干净的前提下使用。

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xmlxgryy/7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