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临床多发病。用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炒鸡内金化石,有清热利湿,消石化石之功,加用郁金,取其解郁且有行瘀之功,故命名为四金汤。姜某,女,24岁,干部。年7月3日初诊。病者自述腰痛酸胀,小便频急,其他无明显症状。月经正常。舌苔薄白润,质淡红,脉缓有力。B超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有结石如绿豆大。小便常规无异常。处方:赤芍、白芍各15g,炙甘草5g,金钱草15g,海金沙15g,炒鸡内金10g(研末冲服),郁金10g,牛膝10g,乌药10g,白茅根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8月10日。服上方30剂,自觉腰痛减轻,小便频急感消失,尿常规正常,脉舌如常。B超复查:惟右侧输尿管中段有结石,小于绿豆。从以上自觉症及B超反映,结石下移且体积缩小,证明前方有效。嘱其继续服上药,每日1剂。三诊:10月9日。病者来诊,谓服上药40余剂,症状完全消失,B超复查示右侧输尿管未见结石。小便通畅,腰亦不痛。脉缓和有力,舌淡红润。处方:当归10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0g,川芎6g,杜仲10g,菟丝子10g,川续断10g,乌药10g。嘱其服10剂,后以杞菊地黄丸巩固。随访已4年多,未复发病。方解:方中以四金汤合芍药甘草汤为主方。配入牛膝,取其引药下行,又加乌药为行气药,此二味是利用其下行顺气,协助“四金汤”,增强药效;白茅根利水泄热。全方清热利湿,行气化石,尤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滋养阴血,使之利不伤阴,且有缓急止痛之功。从药方组成看实为缓中取快,柔中寓刚,久服不伤胃,化石不劫阴,临床屡用,皆能取效,是一张有效方。……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陈瑞春伤寒实践论》,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内容简介《伤寒实践论》是我国著名伤寒学家陈瑞春的的代表作之一,是《陈瑞春论伤寒》的姊妹篇,着重收录了陈老50余年临床实践《伤寒论》的经验、心得和体悟。全书突出一个“实”字,没有空谈,非常难得,足资借鉴。上篇“经方实践”,将临床所用经方,以及有一定心得的方药整理归纳,先讲对伤寒方的全面认识,并赋予其新意;后记录每一方的应用,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伤寒论》,是陈老读《伤寒》、用《伤寒》的些许发挥。中篇“医案实录”,是陈老临床原始医案的真实记录,案中采用的方药,以《伤寒》方为主,也有不少时方。病种甚多,疗效较为确切,没有空谈和不实,足兹临证参考。下篇“医话实说”,是随笔,但不重文采,只是实话实说。旨在把陈老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事一议地勾画出来,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附篇“学术实见”,是陈老对几个不同的学术问题所做的探讨,供读者参考。作者简介陈瑞春(-),生前为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江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医院第一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内科学会顾问,全国中医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长于内科心、肝、胆病,妇、儿科疑难病的治疗,擅用经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伤寒实践论》《陈瑞春论伤寒》。带教、指导的研究生皆以“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为研究专题。
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陈瑞春伤寒实践论》,作者:陈瑞春,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国医大师韦贵康:调骨基本十法●不拿古人的思维去读伤寒,就白读了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xmlxgryy/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