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除非一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以至于它能做的唯一决定就是现行价格下的产量,否则它必须了解竞争对手,并制定应对策略,有时还要和对方联合行动。这种策略思维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竞争对手同时也在制定类似的应对策略。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术语,你在经济学书籍和商业报刊中会经常遇到这些术语。一个市场如果只有一家企业,这被称为垄断。这个词源自古希腊语。(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市场只有一个购买者,这被称为买方垄断。)政府通过专利在一定期限内将垄断权授予发明人,通过版权将垄断权授予艺术品和软件的创作者;但政府有时也会将垄断权授予有关系的企业,或用来交换政治捐款或贿赂。一个市场如果只有少数企业(通常少于10家),这被称为寡头垄断,这个词源自古希腊语oligos(很少)。如果寡头垄断者串通一气,保持高价,把新的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之外,它们就组成了一个卡特尔。在大多数国家,这种做法是非法的(至少不能公开进行),反垄断政策会努力保持市场竞争。
要定义什么是“一个市场”并不容易,因为大多数事物都有替代品,而且说到底,在消费者的预算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在竞争。但是,出于经济分析和反垄断政策的需要,可以划出大致的而非绝对的界限。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寡头垄断中的策略互动。这类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是一种囚徒困境。在典型案例中,警方逮捕了两名可能被判轻罪的人,但怀疑他们犯有更严重的罪行。警方分别审问这两人,并让他们承认对方也牵连其中。如果一方供认不讳,而另一方坚持不说,则认罪的一方会得到宽大处理,但未认罪的一方会受到特别严厉的判决。因此,无论他或她认为对方会做什么,每一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认罪。
但当二人都认罪的时候,他们会被判处更重的罪行。相比之下,如果二人都不认罪,他们会被判较轻的罪行。也就是说,二人都认罪反倒更糟糕。在寡头垄断中,每家企业都试图通过提供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产品、更多的售后服务和广告等手段,牺牲其他企业的利益来为自己赢得客户。如果其他企业没有采用这样的竞争策略,那么采取竞争策略的企业将获得巨大的优势。如果其他企业采用这种策略,那么没有竞争策略的企业将被甩在身后。但当所有企业都加入竞争时,它们的行动就会互相干扰。它们成了进退两难的囚徒:
最终它们采取的策略都是更低的价格或更高的成本,这也就意味着更低的利润。当然,消费者从价格竞争中受益,竞争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效率。但这些企业确实输了。为了解决它们的困境,它们必须想办法减少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反,如果反垄断政策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那就应该预见并防止企业串通。企业需要与已经进入相关市场的其他企业展开竞争。它们为了争夺这个市场,竞争会很激烈(或者说,更加激烈)。当一个利润丰厚市场中的支配地位岌岌可危时,比如,某个大城市准备出售用于移动通信的无线电波频谱,竞争对手就会为这一权利展开激烈的竞标,从而耗散掉它们所能获得的利润。
这样的困境也可能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假设两家企业都在研发用于治疗高胆固醇或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其中一家企业以一天之差击败对手,从而获得这种大众市场药品的发明权和专利权。这带给社会的好处很小,因为可获得的治疗只提前了一天。但对于获得专利权的企业来说,好处相当大,因为它可以得到整整二十年的垄断利润。因此,这种研发竞争往往表现过度。为了抢占利润丰厚的非法市场(比如,毒品交易或赌博),真的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面。企业能避免囚徒困境吗?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持续而稳定的互动。
假设某个行业中的所有企业已经达成了维持高价的协议。在法律上,这些协议大多无法执行。事实上,根据大多数国家的反垄断法,这样的明确共谋是非法行为。因此,任何隐含的协议都只能依靠自觉来维系。每家企业都会受到诱惑,它可以降低商定的价格,以牺牲其他企业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利润。但这样做会引发其他企业以牙还牙报复性降价的风险,最终导致协议崩溃,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企业的利润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每家企业必须在当前利益和未来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如果它期望持续而稳定的互动,它就会更加看重长远利益,从而更有可能避免破坏协议的做法。
但是,如果该行业正在衰退,或者因为技术变革而过时,或者原本不属于该行业的新企业扰乱市场均衡,那么这家企业就会通过降价来获得短期优势。当然,当所有的企业都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出现囚徒困境。有的企业确实会违反反垄断法,尝试明确共谋。近期最著名的例子是赖氨酸市场,这是一种广泛用于动物饲料的化学品。库尔特·艾兴瓦尔德在《告密者》中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案例。龙头企业美国的阿切尔·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和日本的味之素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会面后经过协商,决定维持高价,瓜分市场。当然,客户遭受了损失。这些阴谋家在私底下提出口号:“竞争对手是我们的朋友,客户是我们的敌人。”
为了私下达成共谋,企业也会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比如,在一轮涉及多个区号的美国移动电话频谱拍卖中,竞拍者会将特定区号的最后三位数加到报价中,以此表达它们对特定区域的兴趣。比如,如果某家企业给出美元的报价,这相当于告诉其他竞标者,我想要旧金山(区号为),所以你们最好别介入。其他企业则可能想要其他区域。这些信息使它们能瓜分整个市场,避免单个区域内的竞争。根基深厚的垄断企业或寡头垄断企业希望阻止新企业加入市场,因为后者会削弱它们的市场力量。它们可能会威胁要开展一场价格战,这会导致新企业无利可图。
如果只是嘴上说说,可能会被当作空洞的威胁,所以必须让新企业相信它们的话。一种做法是将价格调低,低于现有市场力量所能接受的价格,目的是让潜在的加入者相信,市场内现有企业的成本非常低,因此加入后的竞争会十分激烈。此外,现有企业也可以保持高产能。一旦有新企业加入,它们可以轻松扩大产量,并开始价格战。这种策略可以控制成本:通过高产能的投入,换句话说,就是把产能成本变为沉没成本,从而降低了未来扩张的边际成本。创建并长期维持卡特尔的成功记录并不多。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由于受到一些较小的成员国欺骗,加上非成员国的石油产量猛增,以及买家设法减轻石油依赖,欧佩克的市场力量在十年后大幅削弱。其他商品和采矿业试图模仿石油输出国组织,但没能成功,或者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近年来,中国试图加强稀土元素的出口管理,这些元素对于包括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武器在内的尖端科技至关重要。但是,其他国家的稀土供给正在迅速提高,技术进步也在减少这些设备中所需元素的数量,同时回收利用也降低了对新供给的需要;这些因素共同削弱了对中国稀土出口的依赖。戴比尔斯公司领导的钻石卡特尔可能是唯一延续并蓬勃发展近一个世纪的钻石垄断组织。
结语
这需要永远保持警惕,吸收一些新的生产者并阻止其他企业加入,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广告来创造和维系市场,还要避免二手钻石销售者的竞争。要做到最后一点,需要引导钻石所有者的心态,让他们不要转售钻石,更不要低价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