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人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你关心的全在

北京荨麻疹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疫苗接种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是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的一个重大安全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接种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新冠病毒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免费提供,以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当前,全球疫情仍然在大流行,多国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欧美、南亚等部分地区疫情反弹,过去一个月,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数十万,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很大,每天仍然有一定数量的输入病例,疫情反弹风险不容忽视。

加快国内疫苗接种,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可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降低人群感染和发病的风险,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苗接种,刻不容缓!

接种的基本原则:坚持区分轻重缓急,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接种,坚持常态化防控与接种工作相统筹,坚持依法审慎稳妥有序。

一、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现阶段我国属于新冠疫情的低流行区,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相比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重症、死亡,新冠疫苗偶发的不良反应是可以忍受的,相比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接种新冠疫苗是最划算的。

二、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哪些?

疾病感染高风险人群:包括疾控人员等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进口产品的搬运、加工和销售人员,因公、因私出国等境外感染高风险人员等。

关键岗位职业人群:包括社会秩序保障从业人员,如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从业人员,如食品、水、电、暖、煤、气等行业从业人员;城市服务人员,如交通、物流、环卫、殡葬、通讯等行业人员;从事冷链、运输相关工作人员,如货物运输、冷链装卸、搬运、运输以及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销售等有关人员,城市运行保障人员等,教育工作者,服务业从业人员(住宿、餐饮、娱乐、批发、零售、中介等商务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等),高等教育院校在校学生,农林牧副渔从业人员。

三、新冠疫苗安全可靠吗?

国内已有4款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其中包括3款灭活疫苗--国药集团2款、北京科兴1款;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目前我市用于紧急使用的疫苗均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活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目前我国未接到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说明国内紧急使用的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四、接种的新冠疫苗是否有效?保护期有多久?

我国的新冠灭活疫苗在海外开展了Ⅲ期临床试验,经中国国家药监局审评认定,中国生物生产的新冠疫苗保护率为79.34%。新冠疫苗研发还不到一年时间,免疫持久性仍需持续观察,但保护期至少在半年到一年以上。

五、当前使用新冠疫苗对变异病毒和其他国家来源的病毒是否有效?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还在正常范围内,尚未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株对我国上市灭活新冠疫苗的免疫效力产生影响。

六、接种多少人才能达到群体免疫?

当人群中群体免疫力为60%-70%,基本就形成免疫屏障。当疫苗保护效力是80%,疫苗接种率要达到80%,才能使人群形成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

七、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从临床研究看,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7天普遍开始产生抗体,在接种第二剂疫苗两周后,会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接种第二剂28天后的抗体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

八、新冠疫苗是针对哪个年龄段人群?免疫程序是什么?

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期的接种对象为18-59周岁的部分重点人群,共接种2剂,两剂间隔14-28天。

九、什么人群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因为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通常接种疫苗的禁忌包括: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者;3.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4.正在发热者;5.妊娠期妇女。

十、接种新冠疫苗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前,接种者需携带身份证件按照约定时间前往定点预防接种门诊。必须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健康状况。

接种以后必须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接种当日需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并注意饮食、休息。

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过敏物,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十一、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接种新冠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这些不良反应不用特别处理,注意休息,多喝水,不要受凉等,一般2-3天可自行恢复。

十二、什么是偶合症?

偶合症是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不是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发生的,不都是因为疫苗引起,很多跟疫苗无关,要科学的看待这个问题,不是单纯从时间上判定。

十三、疫苗打完后还要做个人防护吗?

少数人接种后可能不会产生保护力,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仍然是目前个人防止感染最简单、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十四、我市疫苗接种安排是什么?

根据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体方案》要求,我市新冠疫苗接种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年12月中旬至年6月底完成感染和疾病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年7月至年12月底将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纳入第二步接种人群。第三步接种的其他人群建立全国免疫屏障。

来源: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三里编辑芦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llgryy/9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