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犬猫尿路感染的正确诊疗思路附公司介

大多数犬猫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确认病例是否细菌感染是后续临床治疗的重要指导方向。

下面我们来捋一捋一个完整的犬猫尿路感染的诊疗流程:

当接到一个有以上临床症状之一的病例,我们就可以判断为疑似尿路感染病例了。

虽然大多数情况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仅凭症状是不能够确诊的。它到底是感染了细菌?还是真菌?还是原虫?还是病毒?

或许稍有经验的医生会做一个尿沉渣镜检,通过镜检观察尿液中有无细菌。但如果凭此方式确诊的弊端也很明显的:容易漏检;未知细菌的种属;未知是否达到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程度。

或许镜检发现大量的细菌,但如何确保使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所谓“正确”,是除了有效治疗外,还需符合临床用药基础原则,而且耐药性小。贸然使用广谱或超广谱药物治疗是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的。

所以,科学合理的治疗离不开准确的诊断手段。尿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可以送检第三方检验机构,医院内部自己检验。

经验疗法的使用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的,这与医生自身的业务能力及从业经验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每个医生通过学习和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而不断提升的必备技能。但是,“所在地的药敏性”是一个区域性的实时动态数据,这是无法通过院校学习和日常培训直接获取的信息。

由于“所在地药敏性”的特点是区域性的,也就是说,由于各地和各个医生的用药习惯不同,导致各个区域的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也是各不相同。再者,医院的患宠大多来自于方圆几公里的区域。获取“所在地药敏性”的最好方法是:医院每位患者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的数据库。(或许简单来说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表)

在患宠尿液做细菌培养后,至检验结果出来前,为了减轻患宠的临床症状或者防止患宠症状的恶化,医生一般都会给患宠用药治疗。这个时候数据库就会给医生一个很好的指导方向了:哪些抗生素对患宠的不同耐药效果;谨慎使用耐药率大于20%的抗生素;结合患宠的基本信息,在几个一线药物中首选哪种药物以缓解患宠症状,等等......

在当今兽医行业,相关的医疗纠纷并不少见。科学合理的诊疗,医院或医生的口碑,以此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在兽医行业的发展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FLEXICULT尿液检测显色培养基,无需专门的无菌实验室,无需繁琐操作过程,快速获得培养结果,肉眼观察直观的结果判断:

经过35℃培养18-24小时,可同时获得以上结果。

在膀胱穿刺术收集的尿液样本中检测到的尿液病原体浓度103CFU/ml,则表明存在尿路感染的可能。

病原菌的特异性与培养基的显色底物结合,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以此鉴定病原菌的种属。

上图示例:克雷伯菌属,对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恩诺沙星敏感。

上图示例: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恩诺沙星和复方新诺明敏感。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llgryy/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