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季尿路感染高发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加之汗液的挥发,小便量较冬季略有减少,对尿道的冲刷也少了。此外,有些人一忙起来就忘记喝水上厕所,就是有尿意也不得不憋着。憋尿时间长也是造成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而尿路感染,常见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天生较短,尿道口在会阴部和肛门附近,细菌本就容易入侵,加之夏季气温高,出汗多,湿气重,女性外阴部的汗腺又特别丰富,如果穿着过紧及非棉质的内裤,就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营造有利于细菌迅速繁殖的条件,引起尿道炎。特别是在经期,更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月经血本就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若是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不注意勤换卫生巾,就可能会因局部的细菌增加而引起尿路感染。夏季尿路感染就用修正清淋颗粒本病属于中医“淋症”范围,淋症的病因病机,《金匮要略》认为“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责之“肾虚而膀胱(湿)热”,即病位在肾与膀胱,病因病机多为湿热下注,膀胱不利,或湿热日久,伤及肾阴所为,当以清热利湿,养阴益肾为治。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且中药反复应用没有出现抗生素容易出现的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情况。因此,中药治疗尿路感染不但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应用清热解毒一类中药治疗很少出现肝脏损害和肾脏损害。对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来说,尿路感染往往反复发作,用中药进行保健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避免反复大量的使用抗生素。
本方主治热结下焦,小腹急满,小便浑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或癃闭不通,咽干口燥。尿频、尿急、尿痛是本方最常见的对应症状。下焦湿热是本方对应的病机,也就是说,有湿、有热是辨证要点。湿邪导致的小便问题(淋证)很容易发现,但淋有热证寒证之分,抓住小便浑赤、口干咽燥等热证要点,就不会落入治反的境地。外邪侵入,由腑及脏,邪化为热,水道不利,呈现出小便淋涩疼痛等症状。本方是治疗湿热蕴结下焦导致小便淋涩作痛的常用方。方中瞿麦、萹蓄、滑石、木通、车前子都是清热除湿、利水通淋药,对于上述证候既可消除致病病因,又可改善症状。这一组药利水作用较强,但清热力量不足,故配栀子、大黄导泄肝胆三焦膀胱之热,增强泻火解毒之功。大黄还有活血、止血的作用,如果尿中带血,则可利用大黄清热、活血、止血之功使瘀血下行。甘草缓急止痛,又可防诸药苦寒伤胃。对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见上述症状、符合上述辨证要点者,皆可使用。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