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年09期
作者:张力浩1,2,王国昌2,游来勇1,刘梦丽1,田瑞云1,寇乐勇1,孙斌3,周静1*
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2.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生物药肥研发与协同应用工程研究中心;3.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要
为探究长江中游沿江某矿区周边水-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潜在风险及其来源,本研究以江西省北部某矿区周边水体及其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As、Cd、Cr、Cu、Hg、Pb和Zn)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点采样分析其在地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污染特征,并运用单因子评价指数和地累积指数(Igeo)分别对地表水和沉积物中所含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最后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ositivedefinitematrixfactorization,PMF)模型解析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受酸性矿山废水直排影响,该地区地表水和沉积物酸化严重,pH最低分别为2.12和2.62。水体和沉积物中,以Cu、Zn和Cd超标较为严重,水体中分别为0.~46.96、0.01~.90、ND~64.97mg·L-1,沉积物中分别为21.30~.61、54.20~.55、0.04~18.73mg·kg-1,其中以Cd点位超标率最高(68.97%)。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超过50%的点位受到Cu和Cd的污染,属于重度风险等级,且多集中于废水排放源头(近矿区)和湖泊(缓水)区域,因此Cd和Cu是构成此区域水和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重金属。针对沉积物重金属的PMF源解析结果也表明,采选矿活动产生的废渣和废水是造成研究区Cd和Cu超标的主要原因。综上,研究区水和沉积物受到矿冶生产影响,重金属Cu和Cd超标严重,应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结论:(1)研究区域55.17%的点位pH低于限定值5.5,水体酸化严重。地表水所测重金属平均浓度顺序为ZnCuCdAsCrHgPb,依据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该区域内Cd超标率高,点位超标率达到68.97%,Cd最大超标倍数达倍。沉积物中所测重金属平均含量顺序为CuZnAsPbHgCdCr,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中风险筛选值标准(pH≤5.5),同样以Cd污染最为严重,最大超标倍数为62.40倍。
(2)根据单因子评价指数和地累积指数的综合评价,地表水和沉积物中Cd和Cu的污染风险等级最高。尤其在沉积物中,超过50%的被测点位Cd和Cu污染达到强度污染等级,生态风险程度极高。
(3)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u和Cd主要来源于采矿与选矿活动所产生的废水等。此外,由于调查区域内农业活动频繁,18.70%的Cd被解析来源于农业活动。
编辑:张丹丹
校对
审核:潘淑君王农
农业环境科学--推荐阅读壳聚糖、铁锰改性稻壳生物炭的表征及其Cd2+吸附性能研究全氟化合物控制政策、识别控制技术及生态风险评估进展螯合剂和有机酸对商陆修复镉砷污染农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