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多重耐药菌应知应会重点部位的感

1、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是什么(简答)?

(1)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2)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30分钟-1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术中出血量大于ml,术中追加一剂抗菌素等)。

(3)正确备皮:术前日沐浴或手术部位擦拭。手术当日备皮,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用刀片刮除毛发。

(4)术中保持患者体温。

(5)无菌操作,手术室的管理,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6)尽量缩短手术持续时间。

详情链接:手术部位皮肤术前准备操作指南(备皮)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是什么(简答)?

(1)严格执行手卫生。

(2)最大限度的消毒屏障,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3)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

(4)静脉穿刺点无菌敷料:无菌纱布每2天更换一次,专用贴膜7天更换一次,有潮湿、污染随时更换。

(5)每日评估是否能拔除导管。

详情链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版)

3、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要点是什么(简答)?

(1)插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

(3)保持导尿系统的通畅和密闭。

(4)断开导尿系统时,包括放尿,应做手卫生。

(5)尽早拔除导管。

详情链接: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4、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简答)?

(1)如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床头抬高30°。

(2)鼓励手术后(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3)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利于痰液引流。

(4)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达正常水平。

(5)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医院内肺炎。

5、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要点是什么(简答)?

(1)若无禁忌证,患者床头应抬高30°~45°。

(2)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4)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

(5)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进行标准预防。

详情链接: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预防与控制规范

1、什么是多重耐药菌?(人人掌握)是指细菌同时对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至少1种或1种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中敏和耐药)的现象(不包括天然耐药)。国家13项指标中的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五类七种第一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①大肠埃希菌;②肺炎克雷伯菌;第二类: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第三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④粪肠球菌;⑤屎肠球菌;第四类: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第五类:⑦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相关链接:常见多重耐药菌判断方法致病?定植?不同标本检出细菌的正确解读2、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人人掌握)(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医生要下床边隔离医嘱,护士在床牌上挂接触隔离标识。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在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穿隔离衣。(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7)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具体内容链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3、本院常见前五位多重耐药菌是什么?感染高发前五位的菌种依次是**菌、**菌、**菌、**菌、**菌(医院微生物室报告为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感控经验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mxllgr/7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