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孙子发烧抽搐,爷爷扎针放血

最近一位2岁的儿童因为发烧上了热搜。微博截图一位2岁男孩小阳发烧,在家洗澡后突发抽搐,不省人事。母亲将手指头塞进孩子嘴里,父亲掐人中,爷爷用回形针扎孩子手指和脚趾放血……送医后,孩子经检查为“热性惊厥”。有的人肯定要问了,如果孩子突然“热性惊厥”,上面这一家的人处理是不是对的。答案:这种处理方法不对!!什么是热性惊厥?热性惊厥的常见病因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等发热性疾病,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接种疫苗后发热的儿童也可能出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常见于儿童发热后24小时内,发热时腋温常超过38℃。儿童抽搐的持续时间一般小于15分钟。对于大多数热性惊厥,抽搐发作的过程只持续1~3分钟,随后抽搐可以自行停止。热性惊厥的儿童可能有家族史,曾经发生热性惊厥的儿童也可能复发。1岁以内的婴儿首次发生热性惊厥后的复发率高达50%,1岁以上儿童的复发率则为30%。对于无基础脑病的儿童,热性惊厥通常不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或遗留其他神经系统障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热性惊厥的儿童不会发展为癫痫,但患病儿童继发癫痫的风险稍高于普通人群,风险大约为1%~15%。为什么“土方法”会害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当孩子发生很多抽搐,大家常见的急救方式就是这种“土方法”。更有家长还会把毛巾、衣物、筷子甚至是拳头塞进孩子嘴里,生怕孩子咬到舌头。事实上,用“蛮力撬牙关”可能导致孩子的口唇黏膜、舌黏膜损伤、疼痛和出血,严重者还可能造成牙齿脱落、颞下颌关节脱位等。塞入儿童口中的手指或拳头也可能会被咬伤,继而造成出血或感染。第二,塞入异物还可能造成儿童呼吸道梗阻。口中异物也可能被孩子咬碎或误吞,随即卡在气管、支气管、食管等呼吸道或消化道部位,这些部位的梗阻可能引起窒息、脏器穿孔,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有些家长还会试图通过摇晃、拍打、掐人中甚至针扎放血等方式,来促使孩子停止抽搐和恢复意识。然而,这些错误操作反而可能延长抽搐发作的时间,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针扎放血,是一种百害而无一利的“土”方法。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在家庭,或者在当时情况下,家长很难做到消毒,不仅会让孩子可能受到伤害,还可能造成皮肤伤口感染或破伤风等严重感染。对于存在凝血异常的儿童,针扎放血后还可能流血不止。那么,如果孩子出现抽搐等情况,该如何正确急救呢?如何正确处理儿童抽搐?切记一个原则:应对热性惊厥不是人为停止惊厥,因为惊厥常常会自己停止,家长要做的是保持宝宝呼吸道畅通,同时记录发作时的表现和持续时间,如果可能用视频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对后续医生的诊断更有价值。以这个角度来给出建议参考量是:·保持镇静,解开宝宝的衣物,避免衣物包裹过紧束缚宝宝的手脚抽动;·不要把宝宝抱在怀里限制他手脚的抽动,应把宝宝侧躺放在平坦的地方以防止嘴里的分泌物误吸进入气管;·移除周围障碍物和尖锐的危险物品以避免宝宝在抽动过程中伤到自己;·如果有从宝宝嘴里流出呕吐物或者粘液,应及时清理;·不要往宝宝嘴里塞任何东西,有不少家长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手指塞进宝宝嘴里,被咬了一圈血痕自己受苦不说,反倒给宝宝帮倒忙。记住一点,惊厥发作中的宝宝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反倒是人为翘开牙齿塞进嘴里的手指、棉签、筷子、压舌板等物容易造成呼吸不通畅或者口腔损伤。在整个发作过程中也不要急医院跑(除非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通常的发作不会超过两分钟,如果是第一次发作,医院明确诊断。如果儿童抽搐持续≥30分钟,或者抽搐反反复复、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如此间断发作的持续时间累计不小于30分钟,此时称为惊厥持续状态,也应尽快就医。

在生活中孩子发烧很常见

发生热性惊厥也不要慌

民间的“土办法”要不得

要确保孩子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

保持孩子气道通畅

然后要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待抽搐停止后及时就医!

“性生活无快感、子宫脱垂、漏尿...”那些你不知道的盆地松弛!

超万儿童听力受损!你的这些行为,正在损伤宝宝听力!

生完宝宝42天,我们该如何修复自己的盆底肌?

儿保可不是单纯体检那么简单,儿保这样做才更有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llgryy/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