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浅谈

在临床科室轮转的过程中,很多医生都是见尿常规里有白细胞阳性或细菌计数较高时立马用上抗生素,抗生素剂量和疗程也是随心所欲,各出奇招。有些医生还好,会做一个尿细菌培养+鉴定,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处方,这样看来好像没有错,但是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来说,就是所谓的“无症状菌尿”的情况真的需要治疗吗?有些根本没有必要治疗的患者,其实筛查也就根本没有必要。那么,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尿路感染的筛查及抗感染治疗?以下内容摘自年版的泌尿外科学科主导的《尿路感染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无症状菌尿的诊断标准:

●对无症状女性患者或留置尿路导管的患者,尿培养细菌菌落计数≥CFU/ml;

●男性患者清洁尿标本培养出1种菌株菌落计数≥CFU/ml;

●男性或女性患者的导尿标本,1次菌落计数≥CFU/ml。

不需要筛查和治疗的情况有:

绝经前、未孕女性、糖尿病女性、老年人、脊髓损伤的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和儿童的无症状菌尿。

需要筛查和治疗的情况:(只有两种情况)

①妊娠期女性:

无症状菌尿是首个被明确的与围产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的亚临床感染之一。无症状菌尿的孕妇产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概率是没有菌尿的女性的20~30倍。

建议在妊娠前3个月每月均行一次尿培养检查。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疗程包括:阿莫西林mg口服,每8小时1次,3~5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mg口服,每12小时1次,3~5d;头孢氨苄mg口服,每8小时1次,3~5d或磷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单剂治疗。

②需要泌尿道手术操作的患者:

应用方案:药物根据药敏情况而定。术前1d或手术前即刻应用均可,术后如果未留置尿路导管可以不再用,如果仍有导尿管留置,术后直至导尿管拔除方可停用抗菌药物。

但在梅长林教授年主编出版的《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对于孕妇、泌尿道手术操作、免疫缺陷者、尿路梗阻、学龄前儿童的无症状菌尿也应该进行治疗。比年版的中国尿路感染专家共识多了3个适应症,个人以为,对于后三者的情况不妨也考虑进行尿路感染的筛查及启动治疗,对于肾功能的保护方面可能有所裨益。

本人

赞赏

长按







































白癫风是什么样的
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llgryy/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