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丨那颜
来源丨中华儿科杂志
作者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
泌尿道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reflux,VUR)等先天性尿路畸形(VUR在婴幼儿发热性UTI中可高达20%~4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I,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年11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在《中华儿科杂志》发表了UTI诊断治疗指南[2],对规范该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多个国家刊发关于儿童UTI的指南,国内相关研究及国外多个大规模的研究(PRIVENT,RIVUR,SwedishTrial)陆续开展,促使我们及时更新观点和诊治措施,因此本指南是在年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查询、分析和评价新的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进行的修订,旨在为临床儿科医生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中国儿童UTI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案,帮助临床医生为UTI患儿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法。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儿童肾脏病专业基础以及接受过儿童肾脏专业培训或研修的临床儿科医师,尤其是为儿肾专科医师提供临床参考。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1.检索文献数据库:(1)外文: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Library、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2)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3)手工检索:已出版的国内外UTI诊断与治疗指南。
2.文献纳入标准:(1)涉及的研究对象≤18岁;(2)关于泌尿道感染诊治相关指南、随机临床试验、Meta分析和综述。
文献排除标准:病例报道。
3.检索关键词:泌尿道感染或泌尿系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膀胱输尿管反流
(vesicoureteralreflux,VUR)、指南(guideline)、Meta分析(meta-analysis)、随机临床试验(randomizedclinicaltrial,RCT)、儿童(child)。
本指南中的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的要求,参照欧洲心血管
病学会提出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分级,其中证据水平分为A、B、C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Ⅰ、Ⅱa、Ⅱb和Ⅲ共4个等级(表1)。
一、临床症状
急性UTI症状因患儿年龄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婴幼儿UTI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需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