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痉挛,即肌张力异常增高,它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多是应用口服药物和一些康复训练,有时效果欠佳,可配合肉毒素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目前我科已正常开展肉毒素注射治疗。现在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张先生正值中年,突发脑梗,出现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症状好转,但是左足内翻、下垂,触底则出现抓地,不能不步行。能够走路是成了张先生的最大的心愿。经过我科康复评定,决定给予肉毒素注射治疗。
话不多说,直接上视频。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该患者脑梗死后足内翻、足下垂,步行时足部抓地明显,以致不能步行。
杨宁副主任医师给予肉毒素治疗后,患者可以走起来了,虽然步态仍有异常,但功能得到极大改善。也建立了患者的康复信心。
杨宁副主任为患者进行肉毒素注射治疗。
治疗后视频如下:
附:痉挛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痉挛的表现在不同患者之间差异很大,带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痉挛的处理必须是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法
1.?减少加重痉挛的不当处理和刺激
(1)抗痉挛模式: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患者从急性期开始即应采取良姿体位,对于严重脑外伤、去皮质强直者采取俯卧位,去脑强直者宜取半坐卧位,使异常增高的肌力得到抑制。早期进行斜板站立和负重练习,避免不当刺激,如刺激抓握反射和阳性支持反射
(2)消除加重痉挛的危险因素:压疮、便秘或尿路感染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合并骨折、嵌甲、关节疼痛等,都可使痉挛加重
(3)慎用某些抗抑郁药:用于抗抑郁的某些药物可对痉挛产生不良影响,加重痉挛,应慎用或不用
2.?运动治疗与物理因子治疗
(1)?持续被动牵伸:每日进行关节活动的训练是防治痉挛的最基本方法。关节活动应缓慢、稳定而达全范围。每日持续数小时的静力牵伸,可使亢进的反射降低
(2)?放松疗法:对于全身性痉挛,放松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3)?抑制异常反射性模式:①使用控制关键点等神经发育技术抑制异常反射性模式。②通过日常活动训练(如坐-站,行走)使患者获得再适应和再学习的机会
(4)?常用物理因子治疗:许多物理因子均可使肌张力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暂时降低,从而缓解痉挛。包括:①冷疗法;②电刺激疗法;③温热疗法;④温水浴等
(三)痉挛矫形器的应用
以往矫形器常被用在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矫形器慢慢被康复科重视起来,用在不同病人身上。特别是低温热塑板材的出现和应用,使得矫形器在康复科的应用从矫形器医院,从矫形器固定套装慢慢演变成如今矫形器的个体定制。大大增大了矫形器的应用范围和大大增加了患者佩戴矫形器时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