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技术及治疗手段,而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占院内获得性感染的30%~4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CAUTI)是患者在导尿管留置后或导尿管拔除48h内发生的泌尿系感染。CAUTI发生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及病死率上升相关,其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与护理质量。目前,CAUTI防控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样本量较小,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医院住院患者CAUTI发生率现状未知,本研究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数据,回顾性分析年—年CAUTI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年—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始数据。医院共计家,去除无效数据,最终纳入对象为23年数据均完整的医院。医院信息、导尿管留置总日数、CAUTI发生例数、CAUTI发生率、医院床位数、医院护患比等。
医院导尿管留置总日数逐年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8.02,P<0.01)。年较年增加天,年较年增加天(P<0.01);同一年份不同地区导尿管留置总日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西北地区最低,华东地区最高;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中,仅华南(H=6.,P=0.)和华东地区(H=11.,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年CAUTI中危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P<0.01),其中,年较年下降0.04‰,年较年下降0.13‰(P=0.)。但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CAUTI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年CAUTI发生率均为东北地区最低,西南地区最高。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CAUTI发生例数后,护患比与CAUTI发生率呈正相关,护士护理患者数每增加1人,CAUTI发生率将提高9%(P<0.05);控制年份因素后,年和年CAUTI发生风险分别是年的0.89倍、0.68倍(P<0.05)。这表明全国层面CAUTI发生率正在逐步下降;医院床位数后,大于医院CAUTI的发生风险是小于医院的0.51倍~0.94倍(P<0.05);控制地区因素后,东北、医院CAUTI发生风险低于华东地区(P<0.05),医院CAUTI发生风险比华东地区高1.34倍(P<0.05)。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护理患者数每增加1人,CAUTI发生率将提高9%。较高的执业护士比例及护理时数与院内低感染发生率相关。此外,高层级护士越多,院内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越低。因此,充足的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感染防控,人力资源不足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床位数与CAUTI发生率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证明,随床位数增加而CAUTI发生率降低,大于医院比小于医院CAUTI发生率低0.51倍-0.94倍。这可能与大于医院床护比配置有一定相关性。床护比、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中的结构指标和结果指标之一,合理的床护比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医院床护比,无法论证其对CAUTI发生率的影响,医院床护比对本研究予以补充论证。本研究结果提示,医院管理者应加大感染防控力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全面落实院感防控规章制度,加强重点科室及重点环节的感控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疾病转归。
年-年,医院导尿管留置总日数逐年增加,医院扩建后收治患者数量增多有关。西北地区导尿管留置总日数最低,华东地区最高,原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环境、经济水平、人口数量低于东部及中部地区。但因缺少具体年份和地区收治患者数量及疾病信息,尚难以确定使用导尿管人数增加对导尿管留置总日数增加的影响,因此,今后研究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