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是指之前已形成的正常排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在整个白天、白天部分时间段或晚上临睡前出现排尿次数增加,排尿频率为数分钟至几十分钟1次,每次排尿量较少,不伴有尿痛、发热、烦渴多饮等。简单说就是白天排尿次数增加,夜晚睡眠时无尿频,排除了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因素影响,这一类尿频,我们统称为特异性日间尿频。
特异性日间尿频不是病理性的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病因尚不明确正常的排尿机制由脊髓反射完成,随着小儿的逐渐成长和发育,逐渐建立脑干-大脑皮质层控制,通常在3岁以后就能对排尿进行良好控制。小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够完善时,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就较弱,当环境改变、受到惊吓、精神紧张、以及社会心理压力因素影响时容易导致膀胱神经功能失调,发生排尿障碍。社会心理因素和精神压力可能是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的主要发病诱因。大量饮用富含草酸的饮料或酸性果汁的习惯(如橙汁、苹果汁、葡萄汁等)可能与之相关。02治疗
大部分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是一个自限性过程,有社会心理和精神压力诱因者,以精神和情感支持为主,家庭成员首先需减少焦虑,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使其减轻心理负担,保持情绪稳定,对缓解尿频症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饮食上减少草酸饮尿或酸性果汁咖啡因摄入,对于心理干预疗效差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03儿童出现日间尿频症状时
家长需怎么做?
在家长需要做好详细的排尿日记,提供有关排尿和排便习惯、排尿频率(次数)、排尿量、夜间排尿量、尿失禁发作次数和时间,24小时液体摄入量的记录。排尿日记至少应进行2天,带医院就诊,排除疾病或药物原因等导致尿频后,需要家庭成员一致减少焦虑,减轻孩子心理负担,去除不良精神环境刺激,多数孩子会慢慢好转,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干预。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