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级市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开放发展四十年,我国经历了规模庞大、速度极快的城镇化进程。以北上广深以及各个传统省会为首的大城市,基本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一种观点认为,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城市群逐步成型,城市集聚效应开始凸显。目前,我国实力顶尖的地级市,基本都是位于这些城市群。
而中西部的地级市发展,明显要弱于东部地区。
根据年上半年度的最新数据,中西部GDP十强地级市已经揭晓,分别为榆林、洛阳、襄阳、鄂尔多斯、宜昌、芜湖、南阳、遵义、赣州、岳阳。
而在全国范围内,年上半年,我国GDP十强地级市分别为为苏州、无锡、佛山、南通、泉州、东莞、烟台、常州、唐山,温州。
上半年,榆林的GDP总量以亿元排在了中西部地级市首位。而同期,温州的GDP总量以.8亿排在了全国地级市的第十位。
也就是说,短期之内,中西部地区GDP总量最强的地级市,基本没有任何机会跻身全国十强。
洛阳被榆林反超,但中长期来看,依然看好洛阳。
全球局势的变化以及能源价格的波动,让我国不少城市有了一波数据的拉升。中西部地级市十强中,榆林和鄂尔多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上半年,榆林历史首次成为中西部GDP最高的地级市,而鄂尔多斯也是强势跻身了四强。
从具体数据来看,洛阳并没有被榆林拉得太远。根据洛阳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年上半年,洛阳全市的GDP总量为.6亿元,同比增长3.5%。
另据数据显示,上半年,洛阳全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亿元。
同期,榆林的第二产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
很明显,洛阳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城市综合实力也较为全面。
而榆林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第二产业,上半年,榆林的第二产业占比高达75.8%。其中,榆林的采矿业增加值高达.73亿元,同比增长9.3%。
业内学者坦言,榆林的采矿业主要是煤炭开采。换句话而言,榆林煤炭开采的地区增加值,占到了全市GDP的一半以上。
宜昌暂时领先芜湖,赣州升至第九。
除了榆林、鄂尔多斯两大地级市的快速增长,其余中西部地级市的发展依旧较为稳定。
上半年,湖北共有两个地级市入围中西部十强,分别为襄阳和宜昌。查阅前几年的数据,襄阳和宜昌经常能携手跻身中西部地级市四强。
与去年同期的数据相比,赣州的GDP总量升至了中西部地级市第九位。
从赣州市统计局最新获悉,年上半年,赣州全市实现GDP总量为.78亿元,同比增长4.9%。同期,赣州全市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高于全国3.6%。
无论是地理区位,还是人口面积,赣州都有着足够的优势,其社会经济还将有着长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