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为什么回归合肥

安徽省高校排行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首位,合肥工业大学紧随其后,安徽大学则占据第三位。

这三所高校都是双一流高校,其中中科大是高校,另外两所都有高校的头衔。合肥工业大学当年曾拆分出一位孪生兄弟,如今实力也不错,名字叫“安徽理工大学”,两家同为安徽工科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如果合肥工大当年没有分家,那么是否有实力与中科大同分江淮?可惜历史无法假设,很多事情也不能仅靠后来的逻辑来推理演绎。随着安徽理工逐步“回归合肥”,这两家高校的联手趋势逐步明朗。

现在的安理是唯一入选安徽省Ⅰ类高峰学科的“双非”高校,校长是袁亮院士,年从淮南矿业学院本科毕业,属于安徽理工培养的五位院士校友之一。

安徽理工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两所高校当年本为一家,其年创建于蚌埠,初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

年迁址淮南,更名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年更名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两所煤炭高校之一。

花开两朵,先表一枝。年淮南矿专迁址合肥,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年再度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年合肥工大被拆分为两所本科高校,分别在合肥和淮南两地独立办学,兄弟俩开始分工分家。

另一枝花也是校址几经变迁,校名数次更改。年合肥工业大学的采矿和煤田地质学科专业,又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

年淮南煤炭学院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年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合肥工大很强势,安徽理工也不弱。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现拥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教育体系,有淮南和合肥两个校区。

安徽理工大学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先进制造、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有19个学院,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7个本科专业“神舟飞船”“人造小太阳”等大国重器和大型煤电基地等超级工程背后,都有安理学子的奋斗身影。

安徽理工生源素质很高。这几年安理实现了全国一本招生,部分省市超过投档线50分、分,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至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排名全国86位、省属高校首位。今年的安理工30%的本科毕业生在境内外高校深造,部分学院升学率超过50%,特色专业升学率超过60%。

安徽理工科研创新能力强。安徽省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中,安徽理工大学位居第三,在安徽省高校发明专利授权排名中名列第七。国内首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榜上,安理荣登排行榜第位,安徽省属高校第1位。

这两年,安徽理工与合肥工大越走越近,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受聘合肥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安理工也接连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

同时,凭借合肥校区的不断崛起,安徽理工全面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单位,牵头建设大健康研究院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建设,在省属高校中一马当先。

当前,安徽理工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顺利落地合肥,致力打造公共安全、碳中和、公共卫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地科学等教学科研机构,为省会城市高端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淮山苍苍,淮水泱泱,安理工大,伫立中央。这就是安徽高校“双子星”故事,你还有哪些补充,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llgryy/9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