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矿大跌缘由美DPA法案情绪扰动,坚定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传拜登动用国防生产法鼓励电池生产:中短期对锂供需无实质影响,更多是情绪波动

事件:据彭博社消息,拜登计划将锂、镍等矿物添加至年国防生产法(DPA)以鼓励国内生产用于电动汽车和其他类型电池的关键矿物,若能成功将能源金属加入至清单内,知情人士透露,DPA可以帮助矿业公司根据《国防生产法》的TitleIII基金获得7.5亿美元。

1、什么是国防生产法(DPA)?

国防生产法是美国总统的一级权益,确保民营企业可以随时满足国防需求。其起因于 而颁布的联邦法律,是冷战期间用于民间防御和战争动员的一部分。对于矿企而言,上个世纪50年代,国防部曾利用此条款为钛/铝工业提供资金和无息贷款,并向这两种金属提供采矿、制造资源和熟练工人。在新冠期间,川普也曾使用过此法案来征用全美工厂来制造呼吸机。

2、什么是DPA中的TitleIII?

TitleIII是当局独特的经济权益,授予适当的激励措施来减轻美国工业生产短缺风险,并积极扩张满足国家安全所需的工业资源(如锂)。在TitleIII中,政府是 的买家,将动用国防生产资金向对应公司给予直接补贴,提供担保,以及提供采购承诺。

3、后续对锂供给有什么影响?—对A股锂矿无实质性影响,且对全球锂短期供需也无显著扰动!

美想要资源开发加快,不过两大途径:1)强劲的资本开支。有足够强劲的资金实力资助前期勘探+开发+建设,海外初勘企业融资普遍需要多轮融资,且相对困难(参考去年锂价4-12万,千禧锂业甚至融不到钱)。2)本土环评审批加速。从探矿-采矿-开发需要数十家部门审批,海外整体手续极慢。(参考青山阿根廷项目3年+环评,在美项目基本国家环保局每一个部门都要审批)

国家层面推动资本开支,是DPA法案的核心。我们认为之所以计划DPA,核心是美对上游能源金属的资本开支力度远低于中下游电池产业链。(资本开支力度太低,美政府帮忙推进)美国仅有六个锂矿项目进行勘探建设,据PLL,25年本土资源仅能满足15.15万吨LCE资源自给。而截止去年Q3,美国本土电池厂年规划共需要51.6万吨LCE,至25年美本土存在36.45万吨LCE的本土资源供需缺口。若拜登能将锂、镍等重要金属加入DPATtitleIII法案内,则美国本土资源的融资+勘探+开发有望加速,但25年之前仍难有供给增量。(绿地项目开发周期3年往上,采矿业自身的供应周期不是靠钱能解决的)。

环评难以加速,环境保护局与国防部平级。因美国整体锂矿项目仍处于勘探+规划阶段,且美国本土项目环评难度极大。(因地方居民反对,PLLCarolina矿山至今难落地采矿证)以LAC在美ThackerPass为例,目前获批的三大重要许可证:水污染防治证、矿山复垦证、二级空气质量许可证均由美国EPA(美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而美国家环境保护局与国防部同属美国联邦行政部门,理论上国防部无法越权加速环评进度。

中短期供需无仍为影响,美国目前有规划的锂矿项目仅有6处,且全部属于前期阶段。我们目前统计到的美本土6大项目,大部分仍为完成可研/环评,我们需清楚理解矿业开发的周期不同于制造业,资本开支只能加速26-27年资源开发进度。美 锂极限供应量也就在14-15万吨LCE之间,且集中于25年投放,无法对中短期锂盐供应产生任何影响。(详见下图,单击放大)若对个股有利好,也是对美股环评进度最快的LAC(尝试分拆ThackerPass上市融资)。

至暗时刻,天风金属坚定看多锂板块配置价值。

赣锋锂业

整体介绍:赣锋锂业年报在预期的范围内,Q1-Q4环比业绩上明显,属于量价齐升,4季度是47%左右的毛利,相比Q3环比上涨了11%。因为赣锋本身矿石库存水平比较多,加上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去年 锂实际产能吨,对应 锂产能利用率86.79%,对应产量2万吨左右,氢氧化锂实际产能吨,产能利用率87.98%,对应产量约6.16万吨。

最近公布的项目再进行更新:

是马里的Goulamina50%权益的交割。涉及到两个公司的合资企业,包括当地政府的批准,我们已经把所有的矿权和股权都交割完成。Goulamina出乎了我们和行业其他人的想象,品位和资源量都很大,根据 的可研,一期的产能规模已经提升到了50.4万吨,二期可以提高到了80万吨,对应6%的精矿。这项目在抓紧建设,在可掌控之中,其他种类的锂盐,他的建设速度会快一点。

第二是对聚锦归的可转债,赣锋 可持股80%。标的是上尧横冲锂云母矿,是赣锋第二个锂云母项目, 个是董事长持股的蒙金。整体项目潜力非常大,总的资源量是差不多万吨LCE,江西地区很少见的大规模成片独立存在的矿形式,相比其他云母很有吸引力。这次可转债可以增持到80%的持股比例,目前持有62%股权。

QA:

Q:公司的发展思路,未来哪些方面比较重要?

A:公司未来核心重点:1)发展回收业务板块。电池的也逐步起量,在这个时点开始积极布局回收网点和业务。2)人才建设。我们要往海外派很多人才,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3)对于盐湖提锂技术的完善。公司以前对矿石提锂有自己的心得,之前对高镁锂比的盐湖提锂没有很上心,公司也在积极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储备。我们在四川达州地区也在布局深度卤水。

Q:本土锂资源的供应量能占到全球多大份额?未来矿石和盐湖的比例如何?

A:1)未来江西锂云母。我还是维持云母年出货15-20万吨的判断。因为品位比较低,需要大量的原矿才能做出来,难度还是很大。国轩说宜春50万吨,我觉得是不容易的。2)青海的卤水,到年能形成15万吨的产能。3)再加上锂辉石国内的产能,中国估计能形成50-60万吨LCE的产能。4)到年估计全球产能能做到万吨。冶炼在中国,原料还是依托于国外,但因为锂盐加工企业主要在国内,估计未来在国内锂盐出货量会在50%以上。

Q:美国DPA会导致ThackerPass会提前么?

A:美洲锂业一直有两种声音,有一部分人是要快速推动ThackerPass的开采,美洲锂业内部也在考虑分拆上市。年能实现投产是比较现实的。

Q:半固态电池和圆柱电池之后会不会有重叠和合作模式?

A:我问了我们固态电池的许博士,固态电池其实没有必要去做圆柱。圆柱电池做大之后是不是安全性能完全改善,我自己对电池也不是很懂。但固态电池和的液态电池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固态更偏向叠片工艺做成软包形式。

Q:上一轮周期与这一轮周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未来的价格中枢会不会有明显上抬?

A:这一轮周期是需求的快速拉动,当然上一轮也是需求,但上一轮随着企业的破产之后,需求就继续萎缩,供需达到平衡。这一轮需求上来,现在国家政策也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轮周期延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上一轮是两年回落,这一轮国家政策的叠加和新能源的确定性,需求大了很多。

Q:赣锋未来的固态电池的长远的规划?

A:我们希望依托固态电池在动力电池这一块有发展,年达到50-Gwh的规划。第二代基本在跑中试线,第三代也已经做出来了,目标是跟着乘用车市场改变。随着锂价比较高的情况下,固态电池的成本比较高,我们自己生产金属锂,会大幅下降成本。电池板块预计明年报材料,准备上市。在电池领域里面,我们也会做成跟锂盐一样比较大的产能规模,年规划达到50-Gwh的规划。

Q: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比较明显,赣锋一体化的瓶颈和难点?未来怎么跟上游去做配合和调整?

A:核心还是人才和团队的问题。电池板块还是人才的问题,化工锂盐板块会好一点,人才会容易解决一点。且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张,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了很多。

Q:关于MtMarion收回包销权?

A:有资源的都有冲动往下游走,我们的协议里写的很清楚,如果他自己往下游搞,我们肯定要配合。他自己也没有能力去做冶炼厂,他也担心会失败,也会委托赣锋去加工,对赣锋长远发展也会非常有力。他们可以多赚一部分钱,竞争对手相对会少,在锂盐领域里会增加我们的话语权。(市占率)

Q:赣锋的回收的业务和布局是什么样的规划?当前的回收的技术和规划?

A:赣锋和海外的回收技术不同,赣锋计划22年回收1万吨LCE、25年回收2.5万吨、年希望能做到18万吨LCE。回收的技术:1)海外:西方是烧成一个饼,再去电解,成本高,收率低,但产业化程度高。2.赣锋:我们用的是物理方法,将电池拆解,成本较低,但自动化水平比较低,我们在重点突破电池拆解自动化效率,一台设备去拆解比较多的电池。年的回收, 锂大概是吨,今年的目标是00吨,年计划做到2.5万吨,年希望能做到新增量的30%,比如年我们做到60万吨,其中有18万吨是来自电池回收。

Q:年报的上调了年的产能规划?能不能有一个30万吨大体的细致拆分?

A:锂矿加工端15万吨:新余地区已经有10万吨的线,年底再建成建成2.5万吨、宁都赣锋2.5万吨。阿根廷盐湖6万吨:CO是4万吨,Mariana项目2万吨。墨西哥粘土5万吨。国内内蒙古1万吨,江西去布局一个5万吨。整体接近32万吨,大数在30万吨。

Q:阿根廷的盐湖的投产进度和产量情况?什么时候能使用新的技术?

A:赣锋/LAC股权比例50/50的,一个是疫情的影响,一个是团队磨合的影响,今年计划9月份开始复产,我们派过去的人也反馈出很多问题,我们认为9月份可以投产。投产之后会根据前一个工艺的特点去改进,希望他们采纳我们的意见,但是也需要他们认可我们的观点,后面不排除赣锋在LAC上面主导权更大一点。二期布局不会低于4万吨的。

Q:内蒙项目什么时候注入上市公司?

A:当时评估的价格上不来,如果评估达到条件,我们马上会放到体内来。当时看到内蒙只生产60万吨的精矿,很难做成一个大的项目。但现在1)是本身锂盐价格起来的,我们打算去做一个详勘,采矿去做一些技改,规模扩大,做到一个年产2万吨的锂云母的 锂生产线。2)资源的品质特别好,0.3-0.4%的原矿,可以选到的4%的品位,和宜春锂云母是不一样的。通过我们做实现,发现他的活性不是特别高,各种方法试验后发现他是可以提取的,我们还是有信心。如果评估达到条件,我们马上会放到体内来,后续产能也会扩大。

Q:宜春的高品位的锂云母资源比较有限,对宜春提锂产能的规划看法?

A:宜春的锂云母我觉得很难做到20-30万吨规划。他这个品位比较低,现在发现了一些比较大的矿,0.3-0.25%左右,之后做到1.8-2.2%的精矿。现在 锂价格比较贵还能赚钱,如果之后 锂价格低了,这些项目项目就不赚钱了。现在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影响比较大,我估计具体还是要看国轩和宁德的决心,年我觉得15万吨不难,到50万吨有难度。

Q:年的成本控制比较完美。考虑目前的精矿的库存和采购,今年的成本端大概是多大成本的上浮?

A:矿价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在上一轮周期下跌过程中我们持续买矿,生产成本控制我们做的很好。矿价是影响的关键因素,去年是因为比较多的矿石库存,是在上一轮周期跌价持续买进来的。生产管理这一端我们做的比较 ,日产管理的精细化,我们在辅料采购做了比较大的努力,比如纯碱、液碱,我们能买到比较便宜的原材料,会一如既往的加强成本控制。

Q:咱们目前跟客户签订协议的时候,会采用什么样的量价策略?

A:不是说长协是让利给客户。我们长单更多是根据上一个月度/季度为基数,来谈下一个季度的价格。在涨价的时候对赣锋是不利的,再下跌的时候是有利的,也就是一个定价的模式。但比如18年赣锋卖到海外的价格,会比国内高2万左右。有很多大客户想签订长期协议,赣锋根据自己的规划,选择优质的采购方,价格上涨的过程中,给客户适当让利,让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也是我们的理念。

Q:我们和RIM合作的话,具体的模式是什么情况?合作周期结束之后,后续是什么样的考量?

A:跟MineralResources的合作,MtMarion的项目会有一个包销安排,我们赣锋会拿一半的矿石,他们那一部分的矿石会给赣锋加工,赣锋进行销售。我们也增加了MtMarion的产能,RIM董事会的结果也是比较好,20-30%的产能扩张,看起来会是双方互利互惠的模式。

Q:现在的销售结构的情况,价格的定价基准?

A:长单氢氧化锂占大多数, 锂是以现货价格。长单价格会跟市场进行更加及时的调价。

Q:锂在价格周期什么位置?

A:我们觉得供需矛盾没有根本性的逆转,48-50万的价格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1)考虑疫情的影响,各方面原因吧,有些企业其他辅料买不到,导致停产。目前的价格逐渐稳步在48-50万左右,这个价格是比较高,比较正常的,我认为会这个价位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随着新的产能的扩张,恢复以后,我们认为供需的矛盾还是会比较尖锐,可能未来比较长的时间会维持在这个阶段。

Q:客户对于价格的接受程度,电池产业链的库存是什么状态?

A:现在库存比较合理,在电池行业必须要有2-3个月的阶段性的库存,担心价格上涨都会锁定一定量,都是锁到了产线上,没有在仓库上里,属于良性的库存吧。我们的下游客户都是在买50万左右,接受度没有问题。

Q:昨晚公告30亿元的上下游投资的安排?

A:是董事会提前做的投资授权,可以快速去锁定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标的目前方便说,有的话肯定会公告。

Q:-的自有的锂矿有多少?

A:在国内这块未来都是自有,现在是海外有一大块是马里,RIM矿,包括Pilbara的包销的情况,到年的30万吨的话,大概是80%是自给矿,未来会加大。

Q:固态电池除了东风之外,还有哪些潜在客户?

A:现在还在开发小康,已经全面适用赣锋的产品,后面会是固态电池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llgryy/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