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竟然揪出了这种肿瘤别小看它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之一,医院做专项检查,为什么尿常规都常被作为必查项目呢?主要就是看中它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

它包含了尿沉渣和尿干化学检查,可以反映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生殖系统疾病、血液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基本情况。下面分享一例典型的尿常规案例,来看看它的「化验江湖霸主」地位。

01

案例详情

某日夜班,急诊以尿路感染待查收治一名女患者,58岁。首查血常规,尿常规,结果见图1,2:

血常规结果还好,在尿常规镜检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白细胞和少量红细胞,突然一个印戒样细胞映入眼帘,感觉很惊讶。

继续观察仍见该样细胞少量,尿脱落细胞里有这个可不是好兆头,而且小便带有一股腥臭味,这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尿路感染,主观判断需要进一步检查,与医生联系排除患者泌尿系创伤因素后,建议加查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和B超,结果见图3,4。

果然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尿核基质蛋白22阳性。

第二天早上患者根据急诊医生的建议转泌尿外科就诊,进一步膀胱镜检查确诊膀胱癌。

尿常规有时候太不受待见了,看看这个病例,不查尿常规怎么能行!

02

NMP22的临床意义解读

核基质蛋白(NMP)是细胞核的一种以RNA-蛋白质为骨架的三维网状结构蛋白,参与维持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对DNA的复制、转录、RNA合成以及基因表达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NMP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NMP22存在于正常的尿路上皮细胞中,正常人体尿NMP22水平很低。

NMP22主要应用于对泌尿系统病变的鉴别诊断:

1.泌尿系统的良性病变,主要见于: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炎、尿路感染等,良性病变的尿脱落细胞NMP22水平很低,几乎检测不到。但也有某些特殊情况,以可溶性复合物(相对分子量)或片段(相对分子量左右)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尿中,尿NMP22也可升高。

2.泌尿系统的恶性病变,主要指膀胱癌、尿路上皮细胞癌。恶性病变的患者细胞内核有丝分裂体蛋白含量是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的25倍[1]以上,通过细胞凋亡释放到尿液,经过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识别并反应显色,NMP22被认为是尿路上皮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3.非尿路上皮肿瘤,主要见于平滑肌瘤、神经血管平滑肌瘤、神经节瘤、横纹肌肉瘤等,它们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尿中的脱落细胞来源不同,尿脱落细胞NMP22水平几乎检测不到。

美国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版,提出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管理基于活检、病理分期等信息,并建议使用FDA批准的NMP22标志物进行监测,以判断复发的可能。

医院的临床试验[3]结果总体敏感性69.6%,特异性达到了84.9%。它与尿脱落细胞检查联检敏感性可达90%以上,临床价值显而易见。

03

从这个病例给我们的启示

1.尿常规里能看到癌症脱落细胞的相对少见,没有一定的细胞学功底的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如果遇到了可疑的细胞学形态需要向上级检验技师汇报验证,同时也要向临床医生反馈,给予相应的建议,避免漏诊误诊,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llgryy/9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