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争议丨黄疸延长的婴儿是否行尿路感染筛

北京治雀斑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1204/10029386.html

编译/彭丽盈

NICE指南推荐黄疸延长的婴儿应进行尿路感染的尿培养筛查,但是该推荐并没有得到足够证据支持。

发表在年ArchivesofDiseaseinChildren上的一篇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本地数据和文献数据的双重分析,并否定了该推荐的价值。

▼NICE指南推荐尿路感染筛查的证据有限

尽管尿路感染经常被认为是婴儿黄疸延长的一个原因,但二者的关系仍缺乏生理病理的解释。目前的NICE指南推荐黄疸延长(PJ,黄疸持续超过2周)的婴儿需行尿液培养以评估尿路感染的情况(UTI)。

该推荐是基于三个已经发表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样本量小,质量差别较大。医院的黄疸延长患儿UTI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对已有的文献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本地数据中黄疸延长患儿UTI发生率低

医院自年起3年的数据,对新生儿门诊的所有尿液标本进行了筛查,若筛查时,新生儿年龄超过2周且门诊病史中出现“黄疸”“黄疸延长”等则可纳入。尿液标本通过无菌袋收集。尿路感染定义为单种微生物培养菌落数cfu/mL(同NICE指南)。

研究期间,总共纳入例由黄疸延长门诊送检的婴儿尿液标本。其中例培养阴性,例为混合培养,20例为纯培养,仅有5例为有意义纯培养(cfu/mL),但在重复培养时该结果均变为了混合培养或无意义纯培养,故根据NICE指南,本地队列中没有1例能确诊UTI。

▼文献数据仍旧质疑UTI筛查的意义

由于本地队列未能在黄疸延长的患儿中发现UTI,故进行了文献检索,分析已有数据中的黄疸延长患儿中UTI的情况。纳入标准为必须包含黄疸患儿的UTI筛查原始数据。最终纳入了15篇原始文献,1篇快报和2篇会议摘要。

英国PJ患儿中UTI发生率为0.21%,非英国国家为8.21%。但各研究对UTI的诊断标准不一样,一些国家对UTI的诊断标准远低于NICE指南,且有的研究并未指出其诊断标准,而英国采用的UTI诊断标准则与NICE指南一致。

考虑到人群中UTI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发生率,以及非英国国家UTI发生率升高可能与其诊断标准降低有关,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PJ患儿中UTI筛查是否合适了。

▼尿液收集方法

耻骨上穿刺是避免假阳性的金标准,但为创伤性操作,不适用于门诊患者。通过导尿管收集也有同样的问题,且可能引发感染。而通过尿袋收集虽然无创方便,但有很高的概率带入皮肤菌群的污染。NICE指南现在推荐清洁外阴后收集中段尿标本的方法,是无创操作中最佳选择,但非常耗时且难以控制尿液流出,标本可能全部损失。

▼尿液培养为婴幼儿UTI诊断的金标准

关于UTI的定义在NICE指南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结论是在排除UTI方面,任何检验都不算好,浸渍法和显微镜法间仅有微小的差异,因此尿液培养依然是婴儿UTI诊断的金标准。

▼UTI与黄疸究竟有何关系?

关于UTI是否为黄疸延长的病因,现在仍然争论不休。被筛查过的患儿出现菌尿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细菌造成尿路感染,从而导致婴儿黄疸或黄疸延长;

黄疸使得婴儿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婴儿本身就可能存在无症状性菌尿。

但近期没有高质量的研究对非黄疸婴儿进行UTI或无症状性菌尿的筛查,而以往的数据表明发生率为0.5%-1.0%,而这与本研究队列中黄疸延长患儿的UTI发生率一致。

▼可以不进行UTI筛查吗?

如果不对黄疸延长的患儿进行UTI筛查,菌尿可能无法被识别,则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无症状菌尿继续慢性存在,最终自行缓解;感染造成其他可识别症状(如拒食、呕吐、嗜睡等)。

由于在婴儿的前几个月中,家长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llgryy/8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