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节气话ldquo大寒rdquo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大寒节令特点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大寒。此时天气寒冷至极,行以称为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正处于四九和五九中。《授时通考一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此节气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

大寒三候为:“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这是说一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并且此时冰冻得最结实,冰冻的尺寸也最厚。我国故古代一般是在小寒与大寒时取冰收藏以备夏天之需。

大寒养生要领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灵枢.本神》日:“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只能被动地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防御外邪的侵袭。

大寒时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阳护阴为根本。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薪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所以,冬季养生饮食之味宜减成而增苦,以养心气。

《养性延命录》说:“冬常闭精勿施,夫天道,冬藏其阳,人能法之,故能长生。”认为冬季该实行绝欲,绝欲则精神气血有余,肾阳巩固,身体强健。

大寒衣着要领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空气干燥,雨雪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种持续“晴冷”的态势。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在此节气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门,避免感冒。早上应尽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户外活动一个小时左右,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最好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较少且慢,再加上脚的表面脂肪层比较薄,所以保温能力较差。在寒冷的季节,如果双脚过冷,就会使脚部血管收缩造成全身的不舒服。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掌受了凉,可以反射性地导致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明显削弱。于是,原来潜伏在鼻咽部的病菌,大量繁殖,使人发生感冒或其他疾病。所以,保温要先保脚。双脚穿上较厚的鞋袜最保温。

许多人为了使脚暖和,常常在鞋子的材料、厚度上较注意,而对鞋子的大小却容易忽视。冬季穿过紧的鞋,脚上的皮肤、血管受到重压后,使血液的正常循环受影响,而形成淤血和增多脚汗,并严重降低脚部的抗冷能力,变得容易受寒和发生冻伤,还易诱发感冒等其他疾病。如鞋子过小,脚把鞋子塞得紧紧的,这样不仅造成脚和鞋之间的空隙大大减少,而且还会把袜子和鞋子的絮棉、绒毛等弹性纤维挤结实,结果使鞋中静止空气的储量成倍下降。空气是一种极好的隔热保暖体,所以在冬季穿鞋切忌过紧,而应比其他季节稍大一些,使鞋子里层的保暖材料袜子保持蓬松状态,能储存较多的静止空气,这样才会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但冬季鞋子过大,造成脚与鞋之间“漏风”,使脚上发出的热量大量散失,鞋子的保暖肯定也不好。

内衣是直接接触肌肤的贴身衣,应选吸湿性能好、透气性强、轻盈柔软、便于洗涤、穿着舒适、无污染、无毒害的纯棉针织物为宜。尤其是老人,纯腈纶汗衫不宜作内衣,因其可能会引起过敏、皮肤瘙痒等不适之感。为保暖可选绒衫裤,它具有厚实、柔软、保温的特点,有薄绒、厚绒、特绒三种可供选择。老年人以后两种为宜。

大寒起居养生须知

冬季寒冷易使人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而此节气的天气特点除了寒冷外,空气也比较干燥,白天的平均相对湿度一般低于50%,加之室内采暖,居室内的湿度常常只有30%左右。这种干燥的气候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所以,注意保暖的同时,也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nllgryy/8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