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九章抗菌药物第十四节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
[考点1]硝基呋喃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有1.对许多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具有一定抗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活性;2.细菌对之不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的氧化还原酶系统影响DNA合成,使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3.口服吸收差,血药浓度低,且药物的组织渗透性差,不宜用于较重感染,仅适用于肠道感染及下尿路感染;4.局部用药时,药物接触脓液后仍保持抗菌效能。[考点2]适应症用于对其敏感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以及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也可用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预防。[考点3]口服用量1.成人无并发症尿路感染(肾功能正常)口服给药,一次50-g,每6h给药1次;2.预防泌尿道感染口服给药,一次50-mg,一日1次;3.肾功能不全eGFR50~80ml/min常规剂量;eGFR<50ml/min应避免使用。[考点4]禁忌症禁用于对呋喃类药物过敏者。无尿、少尿或肾功能明显受损者禁用。[考点5]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和腹泻等。偶见伴随急性肺部症状的高敏反应:发热、咳嗽,伴有浸润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呼吸困难。可在服药后几小时内或几周内发生:狼疮样反应;皮疹。长期使用导致肺纤维化。[考点6]硝基呋喃类药物可诱发伯氨喹敏感性溶血性贫血,如发生溶血应立即停用。1、军团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利奈唑胺
B、头孢曲松
C、头孢他啶
D、头孢噻肟
E、红霉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E
大环内酯类可用于:①团菌病;②支原体肺炎;③衣原体肺炎;④弯曲菌肠炎;⑤百日咳等。
2、近期未用过唑类抗真菌药物且临床情况稳定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首选
A、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B、伊曲康唑
C、氟康唑
D、两性霉素B
E、伏立康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C
对深部和播散性的念珠菌感染的治疗:近期未用过唑类抗真菌药且临床情况稳定的念珠菌感染,首选氟康唑。
3、曲霉菌的治疗,首选
A、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B、伊曲康唑
C、氟康唑
D、两性霉素B
E、伏立康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E
曲霉菌治疗:首选伏立康唑,也可考虑用两性霉素B(若考虑药物存在毒副作用或肾损害时可选择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
4、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可选择应用
A、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B、伊曲康唑
C、氟康唑
D、两性霉素B
E、伏立康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A
隐球菌性脑膜炎可选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治疗2周后,再口服氟康唑8周,或直至培养转阴性。
5、对爆发性或者严重的组织胞浆菌感染,首选
A、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B、伊曲康唑
C、氟康唑
D、两性霉素B
E、伏立康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D
对爆发性或严重感染,首选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感染控制后,可用伊曲康唑预防复发。
6、导致高热、寒战的药物是
A、两性霉素B
B、特比萘芬
C、酮康唑
D、伊曲康唑
E、氟胞嘧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A
多烯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十分常见高热(超过39℃)、寒战。
7、导致视觉障碍的药物是
A、两性霉素B
B、特比萘芬
C、酮康唑
D、伊曲康唑
E、氟胞嘧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D
三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十分常见肝脏氨基转移酶AST及ALT升高。常见视觉障碍、视觉光刺激感、视物模糊、头痛、口干剥脱性皮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