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遇到的小宝宝有发热,呕吐的症状,除了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原因外,还很有可能是因为尿路感染引起的。由于大部分婴幼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表现都不明显,单单的哭闹,发烧,呕吐,不吃奶,并没有腹泻,咳嗽等症状,很难让人联想到尿路感染,因此很多尿路感染的宝宝会被家长当成其他病症来护理,耽误病情。反复,严重尿路感染,会引发肾脏疾病。
尿路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尿路感染症状较轻时仅表现为小便时哭闹,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发热,部分宝宝虽然也会有尿频,尿痛的症状,但是又会因为无法言语表达而哭闹,因此需要爸爸妈妈细心观察,如果宝宝发热,呕吐,喂奶困难,每次尿尿都会哭闹,遗尿,尿布有异味,尿液浑浊或者脓尿,血尿,出现尿布疹这些现象时,怀疑宝宝尿路感染。通常6个月至2岁的宝宝是高发群体。
尿路感染通常是由什么引起的?
尿路先天畸形,包括尿道,膀胱,尿道畸形,泌尿系统阻塞易造成膀胱输尿管返流,不完全排尿通常易引发尿路感染。
小宝宝不能控制排尿排便,经常使用纸尿裤和尿布,因此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尿道口都容易受到粪便中细菌的污染,对于女宝宝来说,尿道口短,更容易发生尿路上行感染,男宝宝由于小弟弟包皮容易积聚污垢,易发生输尿管返流,也会让细菌侵入尿道引发感染。
给宝宝穿开裆裤,特别是老人带孩子,喜欢为了方便透气给宝宝穿着开裆裤,由于婴儿的皮肤屏障还比较脆弱,尿道和膀胱的免疫功能不完善,私处和尿道口非常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污染,引发尿路感染。
给宝宝洗屁屁时,错误的清洗方式,比如从后向前擦洗,会将肛门处的细菌带至尿道附近,家长害怕宝宝受伤而不敢彻底清洗女宝宝私处,导致尿道口粘连,排尿不尽也容易引发尿路感染。男宝宝包皮,褶皱处不清洗干净会滋生细菌,引起尿路感染。
妈妈怀孕时患有尿路感染,有菌尿,宝宝患尿路感染的几率会增大,出生后尤其需要小心防护。此外,滥用抗生素会破坏尿道环境的自身防御屏障,细菌更易入侵引发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宝宝应如何护理?
1.去医院做好相关检查
首先应排除尿路畸形等情况,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确定是否尿路感染。
2.让宝宝多饮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宝宝排尿,让细菌和引发不适的炎性分泌物尽快被尿液冲洗排出体内,尿路感染症状不严重的宝宝,多喝水可以大大缓解不适。
3.保持宝宝私处干净清爽,勤换尿布
宝宝在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从前往后擦拭,擦干私处后再穿上纸尿裤。患病期间不去游泳池等公共场所。
4.宝宝物品做好消毒工作
尽量穿一次性纸尿裤,穿尿布的宝宝需要及时用开水烫洗消毒,阳光暴晒,宝宝的澡盆,毛巾不与大人混用。
5.如果需要抗生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宝宝私处卫生,采取正确的清洁手法,不要经常使用肥皂和沐浴乳,以免破坏尿道保护屏障和酸碱度,给宝宝穿宽松的棉质内裤,不穿开裆裤,鼓励宝宝多喝水,不憋尿,如果宝宝有腹泻情况,则更好注意防范细菌感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