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真的惊呆了,出生才10个月的孩子身体里怎会有大结石?”结石婴儿的父亲说起儿子的奇病,一惊一乍,直摇头。
其实,小婴儿患大结石,连医生都较少见,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俞蔚文感叹,这是该院接诊数万名泌尿系统结石病人中最小的病人。
蹊跷高烧,意外发现肾脏竟藏大“石头”
“孩子容易感冒发烧很平常,不过奇怪了,这孩子的烧竟然持续个把月。”小爱(化名)的父亲对医生说。
小爱家住浙江台州某镇,今年8月中旬他开始发烧,最高至40度。因处在夏秋季节交换之际,一开始家长也没特别在意。发烧,一般是呼吸道感染,但小爱却没有这样情况。
让当地医生惊讶的是,在追根溯源时意外发现,小爱左肾有一个直径两公分左右的结石,这对于几个月大的小婴儿来说,应该说是巨石了,且左侧肾积水还伴输尿管扩张。医生同时发现,小爱持续发烧真正原因是尿路感染,其结石也因此有了一般人少见名称,感染性结石。看着幼小的儿子因尿路感染引发的高烧难退,又被大结石折磨,父母心急如焚。
小爱于9月中旬转至医院。“2公分大的结石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相当大了,必须及时治疗,否则病情发展进而影响肾脏功能。”该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俞蔚文详细了解病情后,最终决定选择创伤最轻微的超细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医生用钬激光“轰击”结石,很快“巨石”就土崩瓦解,被冲吸出体外。
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天就出院。
婴幼儿常捂尿布或穿开裆裤易尿路感染
俞蔚文介绍,结石形成有多种因素,感染性肾结石是其中的一种,一般人知之甚少,尤其是婴幼儿患感染性肾结石。
“婴幼儿尿路容易发生逆行感染,司空见惯的比如父母给孩子长时间使用尿布(尿不湿)及尿湿没及时更换,或干脆早早穿开裆裤,使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
至于尿路感染引发感染性结石的原因,俞蔚文说,感染性结石又称鸟粪石(struvitecalculus),是指由可产生脲酶的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结石,主要由磷酸镁铵和碳磷灰石组成。当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后,细菌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会形成结石的核心,在此基础之上“滚雪球”似的,继续增大形成结石。若感染控制不佳,结石可迅速形成长大填满肾盂和肾脏各个大盏。即使在术后也需要继续控制感染,否则仍有可能快速复发。
俞蔚文分析认为,小爱几乎尿布不离身,裹得严实,夏季温度又高,利于细菌在裆部这样的微环境生长繁殖,加之其小包茎等多种因素叠加,小爱发生尿路感染,导致结石形成。
医生提醒,父母要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做好防范措施,出现症状尽早送孩子就医。
来源:FM93交通之声
点击阅读原文,发布信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