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猩猩。
今天说一个强势的品种,煤炭。
在过去一个月的动量图里,我们看到煤炭始终在前五里阴魂不散。
在上周量能冲顶短暂回落后,这周又有重新崛起的意思。
这都快夏天了,煤炭为何能吸引资金的青睐?
坦率地说,煤炭是一个让人两难的品种,这源于他自身周期品的属性。
让人欢喜的是,煤炭基于紧平衡的供需关系,行业的利润中枢是向上走的;
让人不安的是,“发哥”的有形之手,可能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给你出其不意的一拳,打击市场投机。
在去年10月18日的暴跌里,我们已经领教过他的威力。
其实,去年煤炭暴跌之后,当全市场都在说“煤飞色舞”的行情已然结束,
我始终坚持观点:碳中和的能源转型,煤炭一定是重要的角色。
其一:全球政府和社会并没有做好能源转型的准备,如果所有人都需要为新能源付出高昂的的成本,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其二:过去10年,煤炭产能始终没有提升过,供求关系是紧平衡的;
其三:煤炭在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路上,又有新的机会点。
年初以来,煤炭股获得北上资金持续加仓,截止到3月17日,持股市值由年初的.38亿元增长到.73亿元,增长幅度为18.28%。
煤炭是关乎民生的能源行业,行业玩家分为两拨。
一波叫市场煤;
另一波是长协煤,就是和电力公司签订了长期保价协议的煤炭企业,比如中国神华。
这一部分的利润水平低于前者,但是稳定性更好,抗周期能力更强,分红很不错。
今年的格局对这两拨都有利好。
搞市场煤的,是踩在竞品不给力的条件下起飞。
今年澳大利亚和印尼的进口煤,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进口量大减,这就给了诸如兖矿能源,这样的市场化玩家很多业务增量。
多说一句,兖矿还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可观海外煤炭资源的企业。
去年ROE预估在26%,显著高于长协占比较高的神华14%的水平。
搞长协煤的,就是旱涝保收的国企,你懂的。
但像中国神华这样的公司,估值居然也在抬升啊。
三点利好,今年长协价的调升;火电业务电价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的分红和转型绿电的预期。
属于能说出点故事。
不过除了外资,传统大基金配置煤炭不多。
从四季度公募持仓来看,采矿业持股仅占1.44%。
原因是公募基金行业对周期品有偏见。
目前掌管市场资金的公募大佬,要么出身于消费蓝筹等核心资产,比如张坤、朱少醒;
要么出身于新能源等成长行业,去年冒尖的崔宸龙博士。
早年擅长“五朵金花”的选手早已被市场教训得销声匿迹。
新基民不知道五朵金花是啥,是指煤炭、汽车、电力、银行与钢铁。
全部都是周期行业。
你要是拿着“长期主义”的思路来投资这类行业,肯定要踩大坑的。
不过,资本是很务实的。
一旦煤炭股持续超预期,会引发大体量或者超大体量的资金回补行情。
至少会体现在行业指数的规模上。
说到务实,这不分外资、公募、私募或者散户。
逐利是资本的实质。
对于老百姓理财来说,你只要做好配置。
逛花园,什么花都有,都采摘一朵。
当然啦,这种民生资源的最大风险就是“发哥”出其不意的铁拳。
这点还真的属于天外之力了。
本周的动量图如下:
动量逻辑说明可以复习:
→《欧奈尔的CANSLIM体系》
→《动量模型原理》
不断熟悉动量的玩法,早日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