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生涯中遇到过的一个印象比较深刻膀胱癌患者。
28岁小伙子,已婚未育,自述初期尿尿后会滴几滴血,因没有任何疼痛,所以没有就医,直到来就诊时,已出现全程血尿症状。
当时,小伙子说完血尿无痛这一点,我就已经怀疑不是普通的感染,要知道,尿路感染一般都是先疼后尿血,而这个小伙子是先尿血且无疼痛,那么这就很有可能是膀胱肿瘤。遂建议做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首先要看尿液内的是否有红细胞,因为一些肾病也会导致血尿的发生,所以这一点还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鉴别。而血常规一般情况都是需要做的,通过血常规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的检查包括B超、增强ct、核磁共振。其中B超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通过B超的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膀胱内是否存在肿瘤。但是B超不容易发现特别早期的病变,但增强ct和核磁一般可以发现。
通过B超检查发现,小伙子的膀胱内发现了1.1*0.9cm肿物,为进一步确诊,安排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切下肿物后做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这与当时猜测的结果一致。
拿到病理结果的时候,小伙子一下子情绪就特别的低落,作为医生,这种场景当然不少见,但这一次他的低落情绪真真实实感染到我。这种感觉就像刚从室外进入到开了空调的房间一样,瞬间可以让你的心头感觉到不舒服,也是这一点,让我记住了他,原来情绪真的会传染。
现在,对于癌这个字,让人闻声色变,不少人认为或,其实不然。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恶性肿瘤也分轻重,病理一般是从“高分化”到“低分化”代表肿瘤细胞恶性程度,越是“高分化”级别代表严重程度越低(近年来也用高级别、低级别来代替)。
所以患恶性肿瘤后寿命的长短并不是被固定了,大多数癌症治疗后的生存率都是非常高的,甚至一些程度较轻的恶性肿瘤可能还有完全治愈的机会,就算不能完全治愈,它的预后5年生存率还可以高达60%以上,比如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膀胱癌分为“肌层浸润性“和“非肌层浸润性”,大多数膀胱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通过体检或者出现肉眼可见血尿检查后才发现,临床上男性比女性多见。
而此患者的基层恰巧没有癌细胞,属于“非肌层浸润性早期膀胱癌”。经过手术治疗后,一直到现在无复发,朋友圈也能经常看到他晒得合影,家庭幸福儿女双全。
事实上,很多癌症并不等死亡通知书,不少膀胱癌患者大部分是处于0期与1期,通过手术方案治疗能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和高存活率,即使是晚期膀胱癌,很多患者治疗效果也很不错,能够高质量生活很多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推荐:
罗志祥的恩师因肾衰竭住院,用大肠代替膀胱,称过年前会立好遗嘱
高以翔新墓园即将完工:好兄弟晒墓园环境,高以翔的雕像照片公开
福原爱离婚后事业再受打击,江宏杰发文:决定好就不要后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