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遗尿症的原因有哪些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临床上造成孩子遗尿的情况都有哪些原因?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资料证明,遗尿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调查显示,如果孩子的双亲有遗尿现象,其后代的遗尿发生就相当的高。2,神经调节系统:主要指大脑皮层、脑干、脊髓中枢及其附属支配神经对膀胱及尿道的指挥、调控功能。由于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或传导通路障碍均会导致传导反射障碍。使膀胱括约肌、逼尿肌、后尿道括约肌控制失约而发生遗尿。3,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4,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5,疾病的因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6,排尿习惯训练不当没有给儿童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有的妈妈给儿童使用一次性纸尿裤的时间过长,以至于不能让患儿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没有半夜叫患儿撒尿的习惯。有些粗心的妈妈晚上把患儿唤醒后,让患儿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而这是患儿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没有小便,这样患儿就不容易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形成反射。

对于遗尿患儿必须首先排除全身或局部疾病,应详细询问病史,有无尿急,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深入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情况对患儿的影响,及训练小儿排尿的方法和习惯是否正确等。

本周北京专家会诊信息会诊时间:5月22日、5月23(本周六、日)参与病种: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矮小症、语言发育迟缓、遗尿症、智力低下、性早熟、儿童癫痫、矮小症等儿童发育行为类疾病以及儿童内分泌、神经类疾病。预约方式:①拨打-、提前预约;②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llgryy/7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