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并不少见
大家对“尿路感染”这个疾病并不陌生,多数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会遭遇这个疾病。尿路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严重者甚至导致尿脓毒血症,部分患者可以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甚至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尿路感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及早就医。
什么是尿路感染
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它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感染性炎症,均可称为尿路感染。根据发病部位,又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上尿路感染包括输尿管炎和肾盂肾炎。发生尿路感染时,最典型的症状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可能会排出肉眼可见的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或者浓茶样。上尿路感染往往同时并发下尿路炎症,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发热、寒战、腰痛、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
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人群
女性和老年人是最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两个群体。久坐、饮水少、憋尿等不良的卫生习惯会明显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女性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要远高于男性,其中婚育期女性与老年女性更为多见,这与女性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关,女性的尿道较短、月经或者白带等更容易滋生细菌。性生活活跃及不注意性生活卫生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人易发生尿路感染主要与尿路的防御机制减退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膀胱收缩无力,排尿反射减弱,尿液不容易排净,留在膀胱易出现尿储留。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另外,老年人活动减少或者长期卧床,都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由多种,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阿米巴等。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特殊细菌如结核杆菌也可以引起尿路感染。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往往见于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保留尿管、尿路畸形、糖尿病及肿瘤患者。
病毒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的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为出血性膀胱炎,少数患者可出现急性肾盂肾炎,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支原体感染:主要见于有性生活的患者,以急性肾盂肾炎多见。
尿路寄生虫感染:主要病原体是阴道滴虫,可引起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等。
尿路感染的途径
一般认为,尿路感染有四种途径。
1、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尿道口及其周围正常寄生的细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致病性微生物,向上侵入泌尿道引起感染。
2、血型感染细菌从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扁桃体、龋齿等)经血流到肾脏,引起感染。多见于新生儿。
3、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脏器的淋巴管与肾周围的淋巴管相通,当有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或结肠炎时,细菌也可以从淋巴道感染肾。
4、直接感染外伤或邻近肾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可以直接侵入肾引起感染。
文字:CSN科普肾科全说
张恩医生
图片:网络,侵权删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