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酸碱度简称为尿液酸度。
分为:
①可滴定酸度
可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相当于尿液酸度总量。
②真酸度
是指尿液中所有能解离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
1,试带法
⑴采用双指示剂法。
⑵膜块中含溴麝香草酚蓝(pH6.0~7.6)和甲基红(pH4.6~6.2)。
⑶变色范围为橙红色(pH4.5)-黄绿色(pH7.0)-蓝色(pH9.0)。
⑷检测结果多由仪器判读也可肉眼目测与标准色板比较来判断。
2.pH试纸法
⑴pH广泛试纸是浸渍有多种指示剂混合液的试纸条。
⑵色泽范围为棕红至深黑色。
⑶与标准色板比较,肉眼可判断尿液pH近似值。
3.指示剂法
⑴采用酸碱指示剂原理。
⑵常用0.4g/L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
⑶当指示剂滴于尿液后,显示黄色为酸性尿,蓝色为碱性尿,绿色为中性尿。
4·滴定法
⑴滴定法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⑵采用0.1mol/LNaOH溶液将定量尿液滴定至pH7.4时,由NaOH消耗量求得尿液可滴定酸度。
5.pH计法
⑴又称电极法。
⑵银-氯化银指示电极通过盐桥与对pH灵敏的玻璃膜和参比电极(甘汞电极,Hg-Hg2Cl2)相连。
⑶当指示电极浸入尿液后,H+通过玻璃膜时,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经电压计测得后转为pH读数。
尿液酸度测定的方法学评价见下表。
表:尿液酸度测定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评价试带法配套应用于尿液分析仪,是应用最广泛的筛检方法,能满足临床对尿液pH检查的需要pH试纸法操作简便,采用pH精密试纸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试纸易吸潮而失效指示剂法BTB变色范围为pH6.0~7.6,当尿液pH偏离此范围时,检测结果不准确;黄疸尿、血尿可直接影响结果判读滴定法可测定尿液酸度总量。临床上用于尿液酸度动态监测,但操作复杂pH计法结果精确可靠,需特殊仪器,操作繁琐。可用于肾小管性酸中毒定位诊断、分型、鉴别诊断1,检测前
⑴确保标本新鲜、容器未被污染。
⑵陈旧标本可因尿液CO2挥发或细菌生长使pH增高;
⑶细菌可使尿液葡萄糖降解为酸和乙醇,使pH减低。
2.检测中
⑴试纸法或试带法:
①要充分考虑试带能否满足临床对病理性尿液pH变化的需要;
②定期用弱酸和弱碱检查试带的灵敏度;
③确保试纸或试带未被酸碱污染、未吸潮变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⑵指示剂法:
①因一般指示剂不易溶于水,指示剂解离质点状态与未解离质点状态呈现的颜色不尽相同。
②故在配制指示剂溶液时,应先用少许碱溶液(如NaOH溶液)助溶,再加蒸馏水稀释到适当浓度,以满足指示剂颜色变化范围。
⑶pH计法:
①经常校准pH计,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②本法对测定温度有严格要求,当温度升高时pH下降。
③因此,在使用时首先调整测定时所需的标本温度。
④某些新型pH计可自动对温度进行补偿。
3.检测后
⑴生理条件下,尿液pH4.5或8.0少见。
⑵尿液pH4.5可见于:
①尿液中含有高浓度葡萄糖,并被细菌污染。
②患者服用大量酸性制剂。
⑶尿液pH8.0可见于:
①标本防腐或保存不当,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尿素产生氨。
②患者服用大量碱性制剂。
另外,建立完善的尿液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医院信息系统(HIS)获取临床信息,通过电话、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走访病房等形式与临床沟通,探讨异常结果可能的影响因素。
正常饮食条件下:
①晨尿pH5.5~6.5,平均pH6.0。
②随机尿pH4.5~8.0。
③尿液可滴定酸度:20~40mmol/24小时尿。
尿液酸度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
尿液酸碱度是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
另外,可通过尿液pH的变化来调节结石病患者的饮食状态,或帮助机体解毒、促进药物排泄。
1.生理性变化
⑴尿液pH受食物、进餐后碱潮状态、生理活动和药物影响。
⑵进餐后,因胃黏膜分泌盐酸以助消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肾小管的泌H+作用减低和重吸收Cl-作用增强,尿液pH呈一过性增高,即为碱潮。
2,病理性变化
病理状态下尿液pH变化见下表。
表:常见影响尿液pH的因素
因素酸性碱性食物肉类、高蛋白及混合食物(含硫、磷)蔬菜、水果(含钾、钠)生理活动剧烈运动、应激、饥饿、出汗用餐后碱潮药物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钙、稀盐酸等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镁、枸橡酸钠、酵母、利尿剂肾功能肾小球滤过增加而肾小管保碱能力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而肾小管保碱能力丧失疾病①酸中毒、发热、慢性肾小球肾炎
②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低血钾性碱中毒(肾小管分泌H增强,尿液酸度增高)
③其他:尿酸盐或胱氨酸尿结石、白血病、呼吸性酸中毒(因CO2潴留)
①碱中毒:如呼吸性碱中毒,丢失CO2过多
②肾小管性酸中毒:远曲小管形成氨和H+的交换功能受损,肾小管泌H+、排H+及H+-Na+交换能力减低,机体明显酸中毒,尿液pH呈相对偏碱性
③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变形杆菌性尿路感染(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
④其他:草酸盐、磷酸盐或碳酸盐尿结石、严重呕吐(胃酸丢失过多)
其他尿液含酸性磷酸盐尿液内混入脓液、血液、细菌3.药物影响
⑴用氯化铵酸化尿液,可促进碱性药物从尿液排泄,对使用四环素类、呋喃妥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非常有利。
⑵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从尿液排泄,常用于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
⑶发生溶血反应时,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血红蛋白溶解及排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