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尿液呈透明的淡黄色,当患有感染或其他疾病时尿液中可出现白色颗粒或呈浑浊状。本文就临床上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颗粒/浑浊的九大原因进行概述。
1.妊娠妊娠期由于多种激素的变化,可导致阴道分泌物发生改变,当分泌物和尿液混合时可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颗粒,属正常现象。但妊娠期阴道分泌物发黑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瘙痒或灼痛时,提示可能出现感染,需引起重视。
2.尿路感染(UTIs)UTI是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颗粒的常见原因,大部分患者由细菌侵入尿道,膀胱,肾脏或输尿管引起,少部分由病毒、寄生虫或真菌引起。UTI其他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高热等。
3.排卵部分女性在排卵期会分泌大量宫颈粘液,可呈乳白色或奶油状,混入尿液可出现白色物质。
4.逆行射精当膀胱肌或括约肌无法正常收缩时可发生逆行射精,即精液逆行流入膀胱内。后期排尿时尿液中可能会漂浮着小的白色精液。
5.细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是由细菌失衡引起的阴道炎症,可导致尿液恶臭/腥臭和尿痛。需给予口服抗生素或栓剂治疗。
6.酵母菌感染酵母菌感染也可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颗粒。除此之外,酵母菌感染还可引起其他症状,如外阴红肿、瘙痒、尿痛、性交痛。可给予抗真菌药治疗。
7.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可由腺体附近细菌感染所致。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尿痛、排尿困难、高热、寒颤、腰痛、勃起功能障碍等。
8.性传播感染(STI)多数性传播感染都可引起尿液变化。毛滴虫病,衣原体感染和淋病可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颗粒或呈浑浊状。
9.肾结石当体内尿酸或草酸钙含量过高时可引发肾结石,小结石可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中有白色颗粒。肾结石还可引起腹痛和其他症状,如排尿困难、尿灼痛、尿液恶臭等。
信源:Ninecausesofwhiteparticlesinurine.Medicalnewstoday.27March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