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我国20—79岁的男性前列腺炎患病率为2.6%~8.7%。在其治疗效果上,无论是泌尿外科医生还是患者均不满意,成为临床上棘手的问题。
中医认为前列腺炎属于“淋症”及“浊症”范畴,涉及腰痛、癃闭、阳痿、遗精、早泄等证,病因病机可归结为湿热、瘀滞与肾虚,三者可并存。湿热是前列腺炎发病之关键,症见下焦湿热症状(尿频、尿痛、尿后余沥、滴白、尿分叉、尿线细或无力不适等),前列腺肿大欠光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瘀滞可由久病人络,或湿热淤滞下焦,致精气不利,气滞血瘀,症见局部疼痛或不适(如会阴、肛周、下腹腰骶、腹股沟及睾丸阴茎疼痛或不适)。前列腺硬韧或缩小,舌苔紫或有瘀斑,脉涩。肾虚可因年龄增长,或房事过度,伤肾损精,可见虚弱或神经衰弱症状(尿道口滴白、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失眠多梦等)。肾虚可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及伴有虚热之象为辨证要点,前列腺不大偏硬。肾阳虚以生殖功能减退,并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等虚寒之象为辨证要点,前列腺不大偏软。
前列腺炎症状复杂而无特异性,临床分型很复杂,各型之间互相交叉,绝大多数是复合证型,即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证型构成,故用药和疗效难以掌握。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证型,出现率分别为92.44%和85.02%。肾阳虚和肝肾阴虚证较为少见。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组合是湿热下注合气滞血瘀(78.59%),一部分患者在以上两种证型基础上夹杂。肾阳虚证(15.73%)在II型前列腺炎中以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为主,且往往兼夹出现,虚证出现频率较少。说明湿热瘀阻,邪实少虚是II型的基本病理变化。在III型前列腺炎中,仍以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为主,但肾阳虚和肝肾阴虚证。出现频率较II型明显增多。说明III型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多虚实夹杂,其基本特点是本虚标实。
中成药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广为应用,剂型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及栓剂。由于服用方便,疗效可靠,并减少了胃肠道反应,深受患者的欢迎,也给医生处方时提供了简便的方式。
01
前列安栓
临床上研究最多的中成药,其有效成分是以盐酸小檗碱为主的异喹啉类生物碱,能抑制环氧化酶,阻断A受体,减少炎症递质浸润,从而缓解症状,改善体征,也符合中医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止痛的治疗原则。与安慰剂对照作前列腺液的SIgA测定:对治疗前测定值高的患者能降低,对治疗前低的患者能提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学者与罗红霉素对照:测定环氧化酶2、IL一6、丙二醇、超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以及最大尿流率,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徐罡等在多中心安慰剂随机双盲试验中提示:前列安栓的总有效率、总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前列安栓主要用在温热壅阻型的前列腺炎,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前列腺充血,而起到化瘀止痛作用,能明显缓解盆腔疼痛症状。前列安栓是目前在临床上研究最多的中成药。
02
前列通瘀
前列通瘀由赤芍、土鳖虫、桃仁、石苇、夏枯草、白芷、黄芪、鹿含草、穿山甲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通淋作用,并有温阳补肾、促进JZ生长之功效。李轩等选择门诊确诊的IIIA型前列腺炎不育患者例,通过前列通瘀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后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子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提示,治疗后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子活率、a及b级精子百分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前列通瘀胶囊可以提高IIIA型前列腺炎不育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子质量,适用于前列腺炎并有精子活力下降的患者,通过对前列腺炎的治疗,提高精子顶体酶的活性,增强受精能力。王东辉应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77例精液不液化症患者,有效率85.7%,并使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有明显的提高。陈和亮等也对56例精索静脉曲张所致少精子及弱精子症患者应用前列通瘀胶囊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a级及b级和a级均有显著提高P0.),其中a级精子从(3.15±1.47)%提高至(21.34-45.37)%。
03
前列回春胶囊
前列回春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益髓添精、温阳回春等功效。由虎杖、地龙、木通、车前子、黄柏、茯苓、蔚蓄、穿山甲、蜈蚣、白花蛇舌草、鹿茸、黄芪、莱菔子、王不留行、五味子、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等组成。诸药合用,相辅相成,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李光汉等观察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治愈率37.2%,总有效率为92.1%。适宜于气滞血瘀兼肾阳虚衰的患者,对阳痿和性功能减退者有温阳回春、补肾益气的功效。石硕文等观察了例患者的疗效,结果是治愈率29.72%,总显效率91.2%。可喜的是,早泄的有效率73.8%,遗精的有效率87.5%。前列回春胶囊有鲜明的药理特点,尤其适用于肾阳虚衰的证型,早泄和遗精的满意疗效,使其在临床用药上独树一帜。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甚至可作为一种补肾阳的有效药物。
04
八正合剂
八正散是清热祛湿的经典方,主治湿热下注膀胱,符合前列腺炎的下焦湿热证型,由车前子、瞿麦、葙蓄、虎杖、三棱、当归、桃仁、黄柏、蒲公英等组方。八正散在治疗下尿路感染中发挥了很好的疗效,近年有不少学者用八正散治疗湿热型前列腺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慢性前列腺炎中湿热下注证是最多的,清热利湿也就成为最常见的治法。
05
泽桂癃爽胶囊
由泽兰、肉桂、皂角刺等中药组成,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湿热下注、肾和膀胱气化不利及气滞血瘀等发病机制,起到行瘀散结、化气利水的功效。戴岳等发现,泽桂癃爽胶囊壳通过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IFN—,升高调节性细胞因子IL一4,影响局部细胞因子及局部细胞免疫水平,从而成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泽兰、肉桂、皂角刺三药合用之功效,正好切中慢性前列腺炎瘀阻之病机,故可明显缓解血瘀型患者会阴部、腰腹部、下腹部或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症状。
06
萆薢分清丸
萆薢分清丸源于元朝朱丹溪《丹溪心法》的名方,具有温肾补脾、分清泌浊之功效,用于湿热下注之淋症,由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茯苓、甘草等组成,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利尿、除湿通淋的功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萆解主要成分含薯蓣皂甙,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另外还有雌激素样作用及抗真菌作用。乌药含有直链脂肪酸单萜及呋喃半萜烯化合物,具有抗菌及扩血管作用。菖蒲主要成分为β一细辛醚、细辛醚等,具有镇静、催眠、松弛平滑肌、抗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本草思辨录》:“风寒湿之为阳痿??阳不伸也,以萆薢导之而阳伸。”张敏建等观察了例前列腺炎所致阳痿的疗效,总显效50.48%。革解分清丸常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病症缠绵迁延难治,病程较长,湿热肾虚为其发病原因的患者。这些患者湿热下注诸症为其标,肾虚为其本,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故脾肾不足为其本。
07
癃清片
癃清片由黄柏、金银花、赤芍、黄连、白花蛇舌草、败浆草、泽泻、丹皮等组成,达清热解毒,凉血通淋之功,并有利尿、镇痛等多种功能。韩双红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癃清片对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医院组织6家医院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疗效分析证实,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安慰剂,其中前列腺触诊异常率、EPS—WBC转正常率均优于安慰剂(P0.05),在改善患者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及局部疼痛方面更为明显。
08
前列泰
前列泰由益母草、蔚蓄、红花、黄柏、知母、油菜蜂花粉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结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湿热挟瘀证。庞桂建等通过大鼠前列腺炎模型实验证实,前列泰片对实验动物的前列腺炎有明显的疗效。对排尿不畅、淋漓不尽、尿频尿急、腰部酸困及会阴部胀痛等症状的改善尤为明显。
以上列举的常用中成药是临床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明确中医证候的基础上才能为药物的正确使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李兰群,王传航,刘春英.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分布频率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4):.12
姚睿智,谢建兴,谢玉琼,等.清热利湿祛瘀中药经直肠给药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6(1):6.
姜果,张建华,姜荣建,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环化酶2细胞表达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与中药前列安栓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11(21):.
徐罡,鲁军,唐孝达,等.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3(5):.
李轩,白勇,任卫红,等.前列通瘀胶囊对IIIA前列腺炎不育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子质量的影响.湖南中医杂志,,40(5):24.
陈和亮,陈通文.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少精子及弱精子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8(9):57
刘树硕,应用中成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