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武山
图丨来源于网络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的细菌感染病变,常为特异性,由细菌本身或细菌毒素引起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有发热恶寒,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及会阴部、肛门胀痛不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或血尿,甚至尿闭等局部症状。属中医的“淋浊”范畴。
细菌经尿道逆行感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由于不洁性行为的流行及抗生素滥用,临床上本病发病率比10多年前明显有所升高。多见于青壮年,偶也可见于儿童和老年人,临床上常与急性精囊炎同时发生,有时还会伴发前列腺结石和前列腺增生,一般都伴有后尿道炎等病症。
中医认为,湿毒瘀阻是本病的病机特点。其病位在下焦“精室”,与肝、肾、膀胱经关系密切,属实证、热证。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为原则,辅以凉血活血、利湿排浊等法。由于发病原因、体质及治疗之不同,本病可酿生脓肿而成“悬痈”、“穿裆毒”,或转为“白浊”(也就是慢性前列腺炎)。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淋浊症(急性前列腺炎)主要是由湿热毒邪为患,燔灼前列腺,瘀浊阻滞,而引起前列腺肿痛。
具体病因来源有:
①毒邪外侵:下身不洁或房事不洁,湿热毒邪从尿道逆行侵犯前列腺所致。
②湿热下注:嗜食肥甘辛辣炙爆之品,或烟酒太过,酿生湿热,湿热下注,蕴结于前列腺为患。
③热毒流注:皮肤疮毒、痈疖、乳蛾、喉痈、肛痈等痈毒病变不愈,热毒循肝、肾经脉,流注于前列腺致病。
2
西医病因病理
细菌感染通常有三个途径:
①直接蔓延:来源于后尿道感染的直接扩散,特别是上尿道感染时,做导尿或其他尿道器械检查,细菌可直接扩散前列腺;
②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炎性病灶,如皮肤疮疖、牙龈炎、扁桃腺炎等病灶的细菌,可通过血染性感染;
③淋巴感染:来源于下尿路和直肠的感染,则可经过淋巴途径致病。而任何引起前列腺充血、有利于细菌繁殖的情况,均可诱发急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如饮酒过度、性交频繁或不洁性交史、受寒感冒以及骑车不慎压迫或损伤会阴部常为诱发因素。感染的细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类白喉杆菌,但近年来,因淋病双球菌感染而引发的急性前列腺炎患者明显增多。
前列腺的病理变化有局灶性的,亦有弥漫性者。临床多分为三型:
①卡他型:腺体轻度充血水肿,腺泡及周围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
②腺泡型:腺泡和腺管充血水肿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腺泡充满血性或脓性分泌物,整个腺体肿大;
③实质型:炎症浸润到腺泡周围组织,常形成前列腺脓肿。
3
主要临床症状
本病起病急,症状表现明显,而因感染途径不同,症状可以有所不同,临床上则可表现为全身和局部症状。其中,由血源性感染者先表现全身症状,而经淋巴和直接扩散感染则常先出现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发病急骤,高热寒冷,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出现明显毒血症。
局部症状:
有膀胱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有余沥,排尿困难,终末血尿或全血尿,甚至出现尿闭;
直肠刺激症状:肛门、会阴部坠胀或疼痛,有便意或大便秘结,排便有时疼痛,疼痛常放射至腹部,剧烈者为急性阑尾炎样临床表现;
生殖器刺激症状:性欲明显减退,有的则表现阴茎易勃起,性交射精时疼痛明显。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若发病一周后而症情不缓解,则易形成前列腺脓肿的病变。
武山医话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整体疗法,因时因地因人因病施治方为上策。而针对时疫,却认为有其共性之处,组方用药既应有基本处方,又要针对病人所处地域,体质情况,患病时症状,甚至平时的生活习惯等之不同,对基本方药须做适当调整或者另组处方,才能更有疗效。这也正是中医的精华之处,也是学好中医不易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