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尿频尿路感染or糖尿病

尿频,在孕期很常见,随着孕周增加,孕妇会出现生理性尿频,这种情况对胎儿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容易让人忽视的疾病会导致尿频,如细菌进入泌尿系统,引起尿路感染,或激素变化导致各种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增多,诱发妊娠期糖尿病。这些尿频就属于病理性范畴,需要认真对待。今天,“小二”就来为您讲解下如何区分病理性尿频。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疾病,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准妈妈容易得尿路感染

怀孕以后,胎盘生成和分泌大量孕激素,由于孕激素的影响,输尿管、肾盂、肾盏等出现肥大扩张的现象,输尿管蠕动减弱,导致尿流滞缓;同时增大的妊娠子宫直接压迫输尿管,更使尿流缓慢;孕妇尿液中常含有少量糖,细菌侵入尿路后,极易在含糖的淤滞尿流中繁殖,故妊娠妇女易患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尿化验检查以白细胞增多为主,有时有脓细胞。

尿路感染有哪些症状

孕期泌尿感染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及尿不尽,这是常见的现象,此外,还可能引发单侧腰痛,需要区别因正常子宫压迫所致的腰痛,孕期生理性腰痛多表现为双侧腰部酸痛,且可经过休息得到缓减。孕妇泌尿感染会出现小便疼痛且伴有灼热感,体温有所升高、下腹部疼痛、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

尿路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孕期泌尿感染不可小视,若不加控制,泌尿感染可能诱发宫内感染,增加孕妇早产、羊水污染等疾病的几率。症状轻微的下尿路感染对怀孕、分娩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炎症较重又没有及时治疗,细菌毒素通过胎盘进入胎体,胎儿发生早产、体重过轻、发育延迟的几率会增加,甚至引起死胎。妊娠月份越早,病情迁延越久,症状越剧烈,流产、早产、胎儿死亡率越高。

尿频还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出现尿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多症状,多尿、多饮、多食现象,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妊娠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也包括高龄孕妇。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准妈妈巨大儿发生的概率会高达25%-42%,这是因为准妈妈的血糖过高,而为了控制血糖,母体就会努力分泌胰岛素。高胰岛素水平的血液会经过胎盘流向胎儿,胎儿也就会呈现高胰岛素血症,会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导致发育的过度。同时,巨大儿会导致难产和手术后出血风险的增高。有的时候糖尿病的准妈妈会出现胎儿生长受限制,发生率大概在20%左右。因为妊娠早期高血糖会抑制胚胎的发育,导致发育的落后。而糖尿病合并的微血管病变的准妈妈,会让胎盘的血供不足,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如何发现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简称“糖筛”,是在孕24~28周进行的一项血糖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妊娠期血糖异常,以便有效控制,避免胎儿发生不良结局,之所以会在这段时间筛查,是因为胎盘分泌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在孕24~28周升高最快,此时筛查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总结·尿频时孕妈妈这样做

尿频绝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应本着想尿就尿的原则,绝对不可以憋尿,生理性尿频的应对方法:合理饮水,一般每间隔2小时饮水一次,每日6~8次,每次ml左右,但临睡前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水,少吃利尿的食物,如西瓜,玉米须等。病理性尿频的应对办法:保持清洁、避免仰卧,多侧卧,按时“糖筛”,积极治疗,不可延误。

欢迎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shoubang.net/ffllgr/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