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及尿血时,不少人都会大惊失色,认为得了什么大病。其实,正常人的尿液中本就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尤其是女性朋友。但是,如果尿中经常出现红细胞,就要引起注意了。
首先,要区别是否由于药物引起的血尿,常见的可以引起红色尿液的药物有氨基比林、利福平等。这种情况,停药后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其次,医院就诊,以了解尿血的原因。一般来说,血尿往往是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全身性或其他器官疾病引起的,这种情况相对比较轻。但是,如果反复出现尿血,伴随乏力、消瘦、小便疼痛、高龄等因素的朋友,就要及时排除泌尿系肿瘤的可能了。
中医治疗尿血效果肯定,值得推荐给大家。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尿血多由“火”起,热蓄肾与膀胱是尿血的主要病理机制。但是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发病较急,尿血鲜红,尿时一般都有尿道灼热感;虚者多病久不愈,尿血淡红,尿时无灼热之感。
中医典籍记录了大量治疗尿血的经验。如古医籍《类证治裁·溺血》述:“如肺肾阴虚,口干腰痠。六味丸合生脉散。小肠火盛,血渗膀胱,导赤散。肝火脉洪,不能藏血,龙胆草汤加减。胆火溺血,头痛眩晕,当归散。溺血日久,肾液虚涸,六味阿胶饮”。《血证论·尿血》述:“一内因。乃心经遗热于小肠,肝经遗热于血室。...治肝经遗热,其证少腹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或则寒热往来,宜龙胆泻肝汤加桃仁、丹皮、牛膝、郁金”。
验案
张某某,女,52岁。年5月9日初诊。
自诉3月1日尿血住院,血止后又出现尿路感染,小便涩痛不止,经常尿失禁,流连至今,4月27日行卵巢囊肿切除术。平素怕冷,胃纳尚可,嗜睡,大便畅,舌尖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杨博士整体辩证后,给予中药益母草、鹿衔草、马齿苋、当归、瞿麦、竹叶、肉桂、熟地、菟丝子、仙茅、牡蛎、黄连等凉血止血、清利湿热。
5月16日二诊。自诉小便涩痛已明显好转,尿道口分泌物仍有,已无尿失禁,胃纳、夜寐、大便可,舌红苔微黄,脉同前,再清余邪。继续给予中药鳖甲、鹿衔草、泽兰、泽泻、当归、瞿麦、竹叶、肉桂、生地、栀子、菟丝子、牡蛎、仙茅、蔷薇、半枝莲等养阴清益。
5月23日三诊。自觉精神、体力明显好转,小便了无感觉,再予养阴清益中药巩固之。
中国古医杨博士强调,尿血患者除及时检查、治疗外,还需患者本人平素注意自身习惯。比如:少抽烟或者不抽烟,酒要少吃或不吃;饮食上,少吃刺激性食物,忌服腥辣、虾蟹蒜、香菜、葱等。同时,还需养成健康的排尿习惯,不可憋尿,尤其是有“垒长城”打麻将的朋友们。
最后,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